第16章 虎丘文会[第1页/共2页]
冯梦龙率先问道:“徐三,你也信赖‘宿命论’么?我们写书之人,惩恶扬善、能在书中劝戒世人积德积善,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种功德。老夫的书有很多此等思惟,看你《红楼梦》开篇,也有宿命因果。”
旋即徐三便摇了点头,想这些还悠远,他现在还不想被婚姻束缚住。
本来汗青上在来岁有一次“虎丘大会”,也是复社的最后一次大会,但是本年由冯梦龙做主,广邀文友,相会虎丘,徐三就想:是本身的胡蝶效应吗?
叶小纨皱眉不想去。
钱谦益面色愁闷,这几年他一向是这类神采,不过这一回稍有分歧,核阅了徐三几眼,大抵那本《红楼梦》,也让他刮目相看。
……
“程老辈,久仰久仰,本日的虎丘文会,鄙人就看你的高文了……”徐三握着折扇的双手抱抱拳,嘲弄道。
徐三行到一条碧波泛动的溪流边,因有摊点坐位,就此坐下来,远远可见云岩寺塔耸峙在那边,风景怡人。
“有辱斯文!”杨廷枢冷哼一声,很绝望的模样,被人打进家门掳掠一事的愁闷,还没有减退呢……当然此时他千万没有把秀才徐三和“盗帅楚留香”遐想到一块儿。
这天的气候多云,令人讨厌的炎炎夏季被遮挡在连缀的阴云背后,郝仁郝尚他们带了伞,还带了一些小吃。
“相互相互,也是,前人说,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怨不得你辞穷,写诗、著书立说之事,本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徐三你并非生在勋贵之家,《红楼梦》描述的那些近况,便更难续了……”程嘉燧感喟道。
程嘉燧摸摸髯毛,笑呵呵道:“徐三小辈,现在还能再作一首《金缕曲》乎?”
程嘉燧被噎得脸红了一下。
徐三转了转眸子子,明白冯梦龙为何有此一问了。
言外之意,是在质疑《红楼梦》出自徐三之手的实在性了。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说:到姑苏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现在的徐三也算很驰名誉了,便有很多目光看向了他。
低声说完,抬眸看了徐三一眼。
“犹龙先生的作法,鄙人是佩服的,惩恶扬善,如果能让世人看了,少做几件负苦衷,寓教于乐,善莫大焉。”
这边议论未久,前面路上,钱谦益带董小宛来到了,同是要去插手虎丘文会的。
徐三淡淡地笑了笑,安静道:“运气这东西,我信赖是有的,有人生来就在繁华之家,有人生来便衣食不继,这个出身,谁能挑选?命不成改,运才可改。”
山上山下,满是举人秀才,方巾飘飘,浩浩大荡,不下千人。
复社的大部分人,对于小说不感冒,他们又议论到诗词上来。
“这倒也是,难为徐公子了。好多大师平生的传世名作,也就那么几首,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李太白、杜工部、苏东坡呢?”陈圆圆表示附和、了解,拥戴道。
进了庙门,到虎丘一处宽广的高山,高朋满座,冯梦龙邀约徐三坐了,徐三便坐在他中间,环顾一圈,老面孔、新面孔都很多,此次“虎丘文会”的交换,很随便。
柳如是附和:“传说真娘墓,就是一姑苏的烟花女子,为财主所逼死而建,我说不得要拜一番。”
虎丘在姑苏府城西北,海拔不过三十多米,却名胜古迹极多,风景旖旎,山净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