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养将如鹰[第2页/共3页]
固然把史可法架空出了朝廷中枢,但这个前南京兵部尚书余威犹在,马士英决不能再让他多一个干系密切的正三品武官,不然将会对本身的首辅职位构成庞大的威胁。
马士英得报后大惊失容,急调黄得功、刘泽清二镇向西进军,讨伐左良玉的叛军,这才导致南明驻防江北的兵力空虚,被多铎率清军长驱直入,直捣扬州。
弘光朝的五位内阁大臣当中张慎言春秋最大,本年已是六十九岁的高龄,前后历仕万历、天启、崇祯三朝,资格最老。
朱由菘闻言为之一振,抚须道:“嗯……马阁老言之有理,林镇疆功绩当然够大,但连升五级已是前所未有之事,岂可连升七级?”
左良玉仗着兵多将广,一怒之下起兵造反,以“清君侧,诛马阮”为标语,带领“八十万雄师”自汉口解缆,乘坐数百艘战舰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除了张慎言年届七十以外,刘宗周也已经六十七岁,高鸿图六十二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明朝不亡,内阁将来必定是马士英与史可法两虎相争。
别的,手中握有兵权的几个总兵官也都获得封赏,比方郑芝龙、刘肇基、方国安、王之仁等,要么就被封为伯爵,要么就加太子少保头衔,最次的方、王二人也挂上了镇南将军印绶。
崇祯之前,有些武将的品级虽高,但如果没有属于本身的嫡派军队,实权就没法与文官对抗,因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这些内阁大臣把握着武将的升迁,由文官构成的内阁也把武将解除在了权力中枢以外,导致武将品级固然比文官高,但实权却不如文官大。
张慎言微微点头:“马大人说的倒也有事理,那就遵循陛下所言,将林镇疆擢升五级,册封一个正四品的总兵官头衔吧?”
“哦……本来刘肇基到了扬州啊?”
固然马士英临时失势,拥立朱由菘有功,把史可法挤兑出了南京,但史可法毕竟比他年青了十岁,本年不过才四十四岁,并且在崇祯朝官职也高于马士英。
高鸿图不甘掉队:“林镇疆立下惊天奇功,不管连升五级还是七级,都是理所该当,毕竟他现在的官职太低。”
“林镇疆功绩前所未有,统统悉听陛下定夺!”刘宗周躬身见礼。
占有在福建的郑芝龙具有东方最强大的海军,坐拥战船七百多艘,水陆将士八万多人,名动外洋,就连夷人闻其名尚且侧目,被授予伯爵勋位左良玉倒也没甚么好说的。但刘肇基被授予左都督、加太子少保头衔却让左良玉非常不满,乃至破口痛骂。
“江北四个武夫加上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与左某并列也就罢了,他刘肇基兵不过万,马不过千,算个甚么玩意?有甚么资格敢与左某并列?”
但现在史可法的身份是扬州督师,火线总批示,说他是个武官也何尝不成,更何况在这乱世当中伯爵已经不值钱,顺手一抓各处都是。
而刘肇根基人也很争气,作战勇猛,善于策画,前后升任批示同知、辽东副总兵、辽东总兵官,厥后遭到诬告在崇祯十一年被解聘赋闲。
史可法手中兵马不过万人摆布,便拨给刘肇基两千人,命他前去高邮坐镇,自行募兵,防备扬州的最火线。
史可法获得动静后大惊失容,仓猝修书向朱由菘及各镇求援,止有刘肇基一人率四千将士自高邮到达扬州,与史可法死守南都城的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