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公门修行大不易[第1页/共3页]
曹虎头说到此处,忍不住点头感喟道:“现在的年青人啊,书读得太多,前辈们的复辙听过了太多,倒是太太谨慎翼翼、油滑油滑了。岂不闻铁马金戈当中自有风云荡漾,杀气冲天处、意气最盛时,武侯功名、神通境地,皆出此中矣。”
“比方被你用西帐公主换走一千戎骑的金帐单于,每年这时候就会大猎于木叶山,常常要集合数万乃至十数万骑士,围拢数以百万计的猎物,几与作战无异。单于冬狩,其意在向各部请愿,同时也是练兵,偶然候兴之所至,干脆猎也不打了,直接就南下八百里来劫夺凉州了。”
“哥舒东煌,多谢曹公教诲!”
曹宪之白眼道:“老夫诓你何为?当年戚鼎带出来的那批人就是这么干的。你别看俞达这个老怀德侯现在明哲保身惯了、和蔼面善得很,当初心肠最硬、用兵最狠、麾下死人最多的就是他,别说贪墨军功、剥削赏银了,凡是上官办事有涓滴不公之处,俞达就敢指着上官的鼻子痛骂,口口声声要为战死的大周英魂讨还公道。就算如许,他还不是还是青云直上,一起做到了西征副帅宣威王?尸山血海里打滚的人,你跟他摆资格、讲尊卑,他只当你是放屁!”
哥舒东煌听得心驰神驰,不由得道:“前辈们英姿勃发、豪气干云,实在令我等后生汗颜无地。”
“东煌啊,昨个儿你是以武立威,让北军大营那些个只认拳头的厮杀汉不得不平气,明天又在平戎司发了那样一篇弘论,实在把这些自视甚高、却只晓得纸上谈兵的猴崽子们镇住了。有你如许的当家人,哥舒氏的门楣重光有望啊。”
“公门修行大不易啊!”
曹宪之极其干脆地点头道:“你既然在戎人的部落中待了数年,天然就该晓得,秋冬时节恰是草原上的野兽肉肥皮厚之时,戎人将牲口集合在越冬地、静待其配种产仔,腾脱手来的青壮兵士便能堆积在领主麾下,骑着合法膘肥身健之时战马,或是大肆打猎野兽,或是南侵打劫财贿。”
“也正因如此,如果朝廷赶在这时候派兵深切戎人要地,去寻觅戎人牲口的越冬地,当然能够所获颇丰,但是更大的能够倒是被簇拥而来的戎骑撕咬成碎片,白白害了儿郎们的性命。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落霞公西氏、北海李氏等军镇依托坚城大寨,一点点耗损戎人的力量。”
就听曹宪之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哥舒东煌,枢密院里可贵有你这么个可造之材,莫要让天子和老夫绝望!本日跟你说这很多的肺腑之言,不是要你为求自保就唯唯诺诺、再无主意,而是要将风雷藏在胸中,耐住性子等候机会,别比及用武之时已是腹中空空,费半天劲却只憋出个屁来!”
“曹公谬赞了!东煌曾深切戎地数年,耳闻目见之下,于白戎的民风地理、表里军政略知一二,这才比诸位同僚多了些略显别致的肤见罢了。曹公乃当世兵法大师,卑职的一孔之见,在您眼里亦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不管如何都称不得弘论。”
“老夫固然年纪轻、官职低,却也有样学样,上了疆场英勇敢战,建功返来就冲一味老成慎重的上官呲牙,最后就连戚鼎都传闻了‘曹虎头’这个匪号,随口奖饰了两句,竟害得老夫半生蹉跎。”
哥舒东煌赶紧跟上,面露苦笑道:“东煌可否疆场建功觅封侯,干系的只是哥舒氏一族的兴衰罢了,可按您的意义,难不成开春以后,草原上的牲口产仔时,朝廷也不肯派兵去袭扰?当时候,牧民都在忙着为母畜接羔,即便是单于,也没法调集到充足的马队为他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