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纸皮人(三)[第3页/共3页]
这模样,不是来捉鬼的,就是来拿人的。
薛闲最后还顾忌着一点动静,摸索的时候行动又小又轻,借着纸皮透薄的便利,还真不轻易发觉。
和尚目光朝说话者瞥去——那是一个身量不高的中年人,带着师爷帽,蓄着山羊须,看起来算得上清癯,肚子却微微有些凸。如果宁阳本地人,定人一眼认出这中年男人是宁阳县衙的师爷刘诩。
年青和尚冷冷扫了他一眼,半晌以后,安静地开口道:“法号玄悯,野僧,无家无庙。”
端庄和尚向来不会混迹成如许,凡是说本身无家无庙的,十有八·九是靠偏财用饭,换句话说,就是神棍。
师爷目光下认识地在玄悯腰间转了一圈,扫了眼阿谁灰扑扑的铜钱串子,固然没直说,但神采显而易见——面前这位明显是个嫩茬儿,铜钱还没练出油皮呢……高僧?开甚么打趣!
在暗袋里忙活着的薛闲将这话听了个完整,顿时有些幸灾乐祸:让你这秃驴抄别人的窝,这会儿本身也要被抄了吧?该!
被和尚丢进他怀里的,恰是他之前塞給对方的荷包。
这半年来,他行动有碍,每回想要做甚么事,亦或去甚么处所,都得借点东风。或是人,或是物。这回可贵碰上个秃驴,就算他半点儿本领都没有纯靠坑蒙诱骗,那也总得带着一些能乱来人的玩意儿。薛闲想在他这暗袋里顺手捞点趁手的东西,而后再趁乱分开。
不过他走出去两步以后,又不咸不淡地扫了眼那师爷的脸,淡淡道:“你活不长了。”
“慢着。”师爷从怀里掏了一张薄纸,映着灯笼抖开,道:“这位小师父那里人士?在哪个庙里供佛?可有法号?”
对于这点,他多少还是有些自傲的。只要他不想被人发觉,凡人就绝对发觉不到他的动静。薛闲挑了那师爷再度开口的工夫,将本身绷成极薄的一张,沿着暗袋那一点裂缝向上蹭着。
和尚的目光落在堂倌身上,后者仿佛有些惭愧,朝后微微地缩了缩脖子,他支支吾吾地开口道:“大、大师我……”
倘若憋屈能生生憋死人的话,薛闲在这“抄家进袋”的工夫里能死去活来二百多回。他天生是个傲性子,只能他气别人,不能别人气他,是个不要面皮且蛮不讲理的祖宗。偏生此次一个粗心撞见了钉子,暗沟里头翻了船。
透过那道龇牙咧嘴的门缝,他能清楚地看到,门外已经围了一圈乌压压的人影。江家医堂早已是废宅,门口天然不会悬甚么灯笼,悬了也无人可照。可这会儿,外头那拨人手里提着一串纸皮灯笼,白晃晃的几团毛光,将来人照得气势汹汹,分外严厉,大有种“来者不善”的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