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拉拢[第2页/共2页]
“他已经回报我们了。”
“何时回报了?”
徐直:“……”
到底是他小瞧了沈逾白,竟借着言论逼迫秦诏懦夫断腕方才保全本身。
与之比拟,天元帝亲身点的徐直、姜清月会更好用。
也是刘秉卿有些焦心。
刘阁老一顿,不再多言。
急事需缓,缓则可圆。
刘秉卿与李庆芳、于达一样,都是先朝老臣,对天元帝多有制约。
这便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刘阁老一言难尽,干脆弃了棋局,直入主题问他:“依你之见,贡兴府困局该如何解?”
沈逾白却道:“依下官看,此时更该去贡兴府赈灾,而非将精力放在弹劾官员身上。”
实在可谓圣眷稠密。
可刘门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刘秉卿年纪太大了,随时都有能够倒下。
值房极小,又暗淡,排闼出来便有一股霉味。
又有官员上奏,于阁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是国之栋梁。此究竟乃赵博荣之过,如何也不该怪到于阁老头上,不能寒了老臣子的心。
当日于门借着沈逾白对秦诏好一番弹劾,现在事了,李门需求抨击返来,便有了弹劾于达这一宗事。
他也只得耐烦教诲:“此次破局关头便在救灾这一途,沈逾白在宫中三日,并未向圣上提出此等良策,就是为了还我们的情。”
连那美酒都是沈逾白送来的,等闲就将他们拉拢了,也不怪人家瞧不起刘门。
更何况,不到一个月,天子就亲身召沈逾白入宫掌记。
李门有备而来,竟直接对于达脱手,于门必死守。
待沈逾白分开后,耳房走出一人,恰是薛玉书。
越吃,越驰念那被抢走的肉松饼。
沈逾白坐到刘阁老劈面,因着黑子离他近,便执黑子,只下了二十来个回合,就被刘阁老杀了个丢盔弃甲。
他们已然斗到忘了官员本职是甚么了。
却并不表态是否入刘门。
薛玉书豁然开畅,谦恭道:“已了然,不过这沈逾白真能考虑如此殷勤吗?他还不及弱冠。”
深吸口气,刘阁老持续道:“此事由你向圣上谏言,弹劾于达之事便可和缓,于达欠我们一小我情,圣上也会记你一功。”
堂堂天子,竟抢臣子吃食,的确于理分歧!
薛玉书颇不甘心。
一旦于达倒了,李庆芳就完整一家独大,莫说他刘秉卿,就是天元帝也压不住。
刘秉卿心中感喟一声。
沈逾白受了恩却不来,如何能让人甘心。
到时必定被李庆芳和于达兼并,刘门便完整不复存在。
沈逾白现在不过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编撰,极难在刘秉卿倒下前升到充足高的位置。
李庆芳和于达只要有一方不倒,刘门就极有代价。
与其说是为洪灾,更像是首辅与次辅间的博弈。
刘秉卿捡了枚棋子砸薛玉书身上,气道:“他能连中六元,必心机通达,那里如你普通只长年纪酒瘾,不长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