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会试3[第2页/共2页]
两人从龙门口过来这段路,已经瞧见三个被抬出来的考生了。
就有一阅卷官举着份试卷到宋修伟面前:“此文章平实高雅,立意深远,实在可贵。”
卷子遵循五经分类后,别离送到十八房同考官面前。
苏锦看到已经瘦脱相的沈逾白,心疼得不可。
不过纪家早就派人在门口等着,与沈逾白他们打了声号召后就仓猝将人接走。
文人本就恃才,那里会服别人,各种诗斗文斗层出不穷,百姓们看得热烈,各大赌场也没闲着,纷繁开盘口赌谁是解元。
沈逾白倒是笑得出来:“官老爷们忧的是天下,守的是名声,那里情愿吃力做这等吃力之事。”
同房除了房考官外,另有阅卷官。
每届会试,朝中都会为谁任主考吵得不成开交。
连着看了三日考卷,即使他有满腔热血,也已倦怠,此时已经难有文章能让其面前一亮。
这刘阁老虽职位高贵,却一向是三辅,先帝常常要让他更进一步,他便以年纪大推委,从先帝到天元帝,年年说年纪大,却年年不退。首辅次辅换了一批又一批,三辅却像是钉子普通钉在了内阁。
纪兴正年前才大病一场,身子还未养好就又来会试一番折腾,那里熬得住。
若没考中,三年后还要来一遭,更难。
罗大舅躺下后就没起来,沈知行仗着年青身子好,倒是没病倒,不过人瘦了五六斤,用他的话说睡觉都硌骨头,可见也是难过。
很快他们就瞧见了第四个——纪兴正。
试卷经弥封、誊写、对读后,由收掌试卷官送到帘内。
这些同考官或是翰林院编修、检验极进士出世的京官担负。
如果考中了,前面另有个殿试等着。
乡试瘦下去的肉还没补起来呢,会试又更瘦了。
苏锦很愁闷。
看到此考生破题“王者经心于民事,道建而业斯隆焉”时,宋修伟便是心中一喜。
能被礼部选中为同考官,必是饱腹诗书,文章见地不凡之士,此中也不乏状元、榜眼、探花出身。
到第二日,他已经好了些,却还是待在房间未出门,只与苏锦视频闲谈。
沈知行拿了布巾胡乱擦着脸上的汗,感慨道:“我总算晓得为何会试要三年一考了,这如果一年一考,朝廷就选不着人了,因为考生都被考死了。”
又因只要他没病,就需照顾沈逾白和罗大舅两人,瘦得就更短长了。
五经中,选《诗》当本经的考生最多,便有五房为《诗》。
凡是有功劳的老臣上疏请辞,天子必是不允,老臣再上疏,天子再不允,如此几次拉扯,给足老臣面子,详细次数依臣子的功劳与天子的正视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