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1 康亲王党?[第3页/共3页]
但是这件事情触及到朝廷的奥妙,当着这么多外官的面,他也不好提起,只能临时把这几句话埋在内心,得比及合适的机会才说出来。
这是他们却搞错了一点,通过考核并不是因为这位年青的康熙王的恩准,而是因为他们实打实的在对抗倭寇的,战役中出了力、流了血,这才换来了祖宗的基业对劲持续,而那位年青的亲王,不过是承认了这一点罢了。
温伯明如许几句推让,倒也不出康亲王的料想。
因为在大齐朝廷当中,当官也是讲究出身的,最叫的响的出身,便是端庄在科举场上考取功名。固然先从王府幕僚做起,再由王爷推举仕进也是一条门路,但毕竟比不上真刀真枪、一笔一画地从考场上搏杀出来的。
是以,康亲王这几个幕僚,数人围攻温伯明,却纷繁败下阵来,此事一过,固然不能说是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但也再没法在江南文坛上行走了。
因为他们传闻此次继位考核并分歧于平常,并不但是纯真的走个过程罢了,而是要实打实地裁撤掉几个不像样的屯田所。
现在才晓得,他是跑到甚么暖香阁去同别人比试文采去了,那就难怪了。
话说到这里,温伯明尚未表态,萧文明也未颁发定见,可一旁的毅亲王神采却愈发丢脸起来了。
因而康亲王笑着点点头:“嗯!半松先生温伯明,本王晓得。诗词、文赋、书画无所不通,没想到还懂兵法,可贵可贵真是可贵。正巧,传闻温先生还没有功名在身,不如到我帐下成为幕僚,不知温先买卖下如何?”
而这些文人那都是康亲王府里的幕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是康亲王本人没有目光,花了重金,净养了些华而不实的家伙。
听了这话,其他屯田所的候补军官们禁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至于北方文坛也不免收到涉及,将来南边人碰到北方人,提起此事,叫北方才子另有甚么脸面夸夸其谈?
但是康亲王想要皋牢心高气傲的温伯明,仿佛也并不那么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