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河曲部之战(11)[第3页/共3页]
曼施坦因笑着欣喜世人:“与俄国人兵戈要多想点别具一格的体例,就我对俄国人的认知而言,他们的批示体系是机器而机器的,没有上头的明白号令,下级军官都不晓得该做些甚么,客岁基辅包抄圈里我见证了太多如许的故事。任何一支赤军军队,不管打掉多少兵力,只要批示体系仍然存在,都能持续顽抗下去,但只要一打掉批示机构,整支军队就像掉了魂似的不晓得干甚么,特别是军、师一级批示中枢对赤军有着非同普通的意义,没有他们底下军队底子不会兵戈。”
“你们看,我没说错吧。”曼施坦因笑道,“不要把俄国人想得很强,在夜战、混战、近战中,伊万们的上风不见得能阐扬出来。”(未完待续。)
曼施坦因的招数风险实在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固然出动了16万的军队,但21个人军加上后续开进的24个人军也有靠近14万摆布的军队,兵力上德军并没有太大上风,并且因为德军在夜间主动交叉,各军队反过来实在是堕入赤军包抄当中,如果现在赤军批示官高超地看破了这个打算并扎紧篱笆围歼,哪怕只是集合兵力对两个钢铁锋芒停止不吝统统代价的围追堵截也充足让曼施坦因头疼,是以自海因里希、韦勒以降,大师都为此捏了一把汗。
时候一分一秒地在混乱中畴昔了,令人奇特的是,因为没接到任何警告与告诉,顿河浮桥上24个人军的军队还在源源不竭渡河,而火线留守的21个人军3个师仍然按照原定打算向前推动,这不是奇斯佳科夫对此漠不体贴,而是他以为火线这些军队如果遭到了进犯,必定会向24个人军批示部陈述,措置体例要么是加快进军,要么停息进军,总而言之是会有精确的应对体例,归副本身已移交了浮桥的节制权,后续门路通畅与否当然应当由持续开进的24个人军来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