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看武汉[第4页/共5页]
沿着对角线来到武昌的南部,就是驰名的洪山区,驰名是因为他庞大的棚户区,我是早上乘坐的郊区公汽,沿途的气象能够用“废都”来描述。但是武汉从没有过做都城的殊荣,修建物不象汉口是陈腐而是破败了,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路旁的砖房模糊能够辨认出**时的标语,块坍塌的门面房里堆积着如山的渣滓,工厂很多,锈迹斑斑的大门上架着五角星,厂房里已是杂草丛生,路旁的大树蒙着灰尘,钉满卯钉的老式公汽在年久失修的窄路上颠着颠着就带着你进入了七十年代。这就是武汉,天国和天国同存,七十年代和21世纪共度。
来路途悠远的处所上班当然要做公交车,如果在公交车不那么多的处所或者穿越于大街冷巷之间,就需求另两种便利快速的交通东西了,麻痹和摩的,麻痹就是正三轮摩托车,在南京叫做马自达,由交通办理机构发放营运证,前半身是摩托车,后半身是夹在两个轮子上的一个小车厢,有门,有两排座椅,黑夜里坐着麻痹行走在颠簸的乡间巷子上,能把你的胃给颠出来,不过林彪那样的同道必然很喜好坐,汽油味,马达声,颠的你头撞车顶,全部一个战役年代。麻痹都停在公交站点和住民小区中间,有些首要位置会有一长列麻痹在等待,起步价是两元,遵循路途的远近司机遇和你还价,你是外埠人他们或许会报高价,九头鸟嘛,不过我几近反面他们还价,偶然还会多给一两元,驾驶麻痹者都是郊区无地农夫和都会下岗工人,四五十岁的男人和妇女,穿着简朴,满脸沧桑,或许这辆麻痹就支撑着一个贫困的家庭的生存。另有一种比麻痹更便当和便宜的交通东西是摩的,想必很多处所都有这类事物,一辆浅显的跨骑式摩托,两个头盔,就是一份糊口的来源,驾驶者都是中青年男人,霓虹灯下若明若暗的脸上透着怠倦和失落,明天的买卖不算好,是不是夜餐的啤酒免却呢?
别的武汉的名吃另有精武鸭颈,武昌鱼,臭豆腐干,前两个表面看不出和外埠的辨别。后者比较奇特,是玄色的,泡在有醋,香油,香菜的调料碗里,咬开一口,内里倒是乌黑。
从黄鹤楼下来,沿着武珞路走下去,不消多久,就到了首义广场,顾名思义,就是打响武昌叛逆第一枪的处所,广场被武珞路分为两半,偏北是鄂军都督府,一座红色的极新的欧式修建物,本来是清朝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辛亥反动后是反动者的据点,为了保持原貌,文物庇护单位出资将这座修建搞得象客岁建的一样,站在都督府院子中心,设想一下当年的景象吧,90年前产生的那轰轰烈烈的一幕,不过你要闭上眼睛去想,因为极新的大楼实在引不起任何遐想。偏南的半个广场有个台子,一片洁白的广场鸽占有了台子,胖胖的红眼睛红脚爪的鸽子如何看都像一盘菜。绿树掩映的广场在细雨中郁郁葱葱。广场再往南,是首义园,听名字也是个反动遗址,实在是个小型贸易区,很多的小吃摊点和饭店,另有工艺品商店甚么的,大门口两尊大炮蛮成心机的,炮口里另有膛线,不明就里的还觉得是真的呢,实在是仿的德式克虏伯75山炮,诚恳说,仿得不如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