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外功[第1页/共4页]
两小我很快便到了池月峰的后山,就见面前有两条叉路摆布分开,顺着山势往下廷伸,别离通往东西两座比池月峰稍矮的山岳。
这座西山的古亭,耸峙在山岚之颠,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侵袭,千百年来,亘古如此,就仿佛它本来就属于这里似的。
林小轶笑着答道:“大师兄,你放心,我一小我会好好修练的!”
郑守毅看他气喘吁吁的模样,便奉告他道:“小师弟,从这里到我们池月峰有二十里山路,今后你要每日来回一次,你可做获得么?”
林小轶见这些石柱都比他的腰还粗很多,要将其赤手劈开,那是谈何轻易的事情!
林小轶朝大师兄所指的方位看去,本来是亭子边上的两块浅显山石,一块恰是亭子台阶上方方整整的岩石块,另一块则是作为亭子雕栏的长条形状的石柱。
南面是与池月峰相通的山路小径,自未几言,而东面则是一丛密密的竹林,竹林上空覆盖着奥秘的墨云,也不晓得这竹子长很多高;北面则是一片形状奇特的石柱林,一人多高,整齐不齐,每根石柱有一人合抱的粗细;在亭子的西面,则是一条几丈宽的溪流,溪水之上还覆盖着一些翠绿的浮萍。
林小轶走近前去,见这片竹林枝繁叶茂,清翠欲滴,初看与浅显的竹子并没有甚么辨别,但再细心地打量,这些竹子的竹干部位要比平常的竹子还长几倍多,平常的竹子都是由根到顶越来越细的,而这些竹子竟然看不出粗细来,从底部一向到看不见的顶部,都是一样的大小。
郑守毅与小师弟在竹林里逗留了半晌,便又将他带到了位于峰顶北面的石柱林,这些石柱形状如笋,却没有笋的尖角,石柱顶端凹凸不平,有些石柱的周身还长满了藤蔓类的植物。
郑守毅比及林小轶在这里也看得差未几了,才对他道:“这些都是‘石笋柱’,是你外功第二层的修练之处,这些石柱乃是六合造化,天然天生,已有万年之久,你在两年以内,必必要赤手将此中一个劈开,才可算是完成了第三四年的外功修练!”
郑守毅点头道:“那就好,我们修道之人,本来就要承担凡人所没法承担的艰苦,明天就由我先领你熟谙一下途径,今后就只要你一人单独来此修练了,我就不再陪你了,”说完,便先踏上了那条去往西山的石径。
林小轶对他四周的统统是那么猎奇,睁着眼睛左看右看,或许是五峰山千百年来的昌隆,连他们脚下铺设的山石之径,也早已被磨得光秃秃的,落空了岩石的棱角,再加上晨露霜重,脚踩上去,竟有了些打滑的感受。
的确,这些外功的修练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尚且还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更何况这个小师弟年纪还小,这些要求,对于他来讲,也的确有点过于刻薄了,可你既然走上了修真之道,就必必要经历一番凡人所不能经历的磨难,不如此,便不能成材!
看到林小轶一时没有答复他的话,郑守毅又接着道:“我说的这些话,你都记下了吗?”
正在他迷惑不解的时候,郑守毅已经把他带到了最后一处的地点,这是峰顶西面的一条溪水之前,这条山涧溪水的泉源出自地下岩层,从溪底汩汩而出,几丈以外便已水势湍急,不时在岸边的山岩上撞击出红色的飞沫来,溅湿了站在溪边上的这两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