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想写刘备[第2页/共2页]
刘表答道:“说许汜不对,许君品德良善,不该该辟谣扯谎;说他对,陈登别名重天下。”
刘备便问许汜为甚么说陈登“豪”。
《资治通鉴》记录,公元220年,刘备攻东吴,为陆逊所败,黄权留在江北,道绝,不得还,遂率众降魏国。蜀国有关部分建议将黄权老婆后代抓起来,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关羽:“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成背之。”
刘备答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自184年刘备23周岁开端讨伐黄巾以来已二十多年,现在已快50岁,几起几落,颠簸流浪,转战中原,寸土未得,可谓艰苦备至,但刘备仍旧大志不减、壮志不灭,可谓百折不挠、愈挫愈奋,让人不得不寂然起敬。正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才是刘备!
刘备毫不客气地说:“你有国士之名,现在天下大乱,天子流浪失所,原希冀你忧国忘家,挽救乱世,但你却求田问舍,买房置地,说话有趣,脸孔可爱,恰是陈登最讨厌的,凭甚么理你?换成是我,我将睡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岂止是高低床之间?”
魏文帝曹丕帝对黄权说,你舍逆效顺,弃暗投明,是想师法陈平、韩信弃项羽投刘邦吗?
陆逊:“刘备天下着名,曹操所惮。”
而三国同期人物对刘备的评价也从另一方面考证了刘备绝非我们从《三国演义》上看到的那种形象。曹操称刘备为“人杰”,“吾俦也”(意义就是刘备是跟我曹操才气相称的人物),对刘备说:“今天下豪杰,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之徒,不够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