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求贤若渴[第3页/共3页]
平原无路,刘备将目光投向清河。清河国也有一个大才,姓崔名琰,字季珪。
这一趟河间而行也并非没有收成,归程中在河间国首府胜利歇脚时,听人闲谈,体味到一个叫做沐并的人。此人少孤苦,只单身一人,家中困顿,但志向高洁,脾气朴直,固然贫困,诗书不辍。有人闲谈到他的一个小故事,说是他去姐夫家看望姐姐,他姐姐顾恤他每日都吃不好,就给他杀了一只鸡,做饭给他吃,但他果断不留下吃,不顾挽留拜别,此人嘲笑道:“真是不识好歹的家伙,该死挨饿受冻!”
刘备忙把沐并交给简雍安排,急仓促跟从亲兵奔往田楷大帐。田楷帐内坐了十来个将领,都是田楷麾下三部的军司马和假司马。
平原有贤人名王烈,字彦方,少时师从陈寔,以义行闻名,可惜前两年董卓反叛时王烈出亡于辽东。另有华歆,字子鱼,师事陈球,与卢植、郑玄、管宁为同门,德行闻于天下,可惜现在徐州避乱。另有陶丘洪,字子汤,以知人闻名,现在南阳袁术处。
崔琰是大姓崔家出身,好击剑,尚武事,文武全才,厥后在曹操处与毛玠共同主持人事提拔,史乘评价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不足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又说他“高格最优”,对曹操扫平北方助力不小。
牵招在袁绍处不得重用,没有阐扬甚么感化;袁绍身后,牵招随袁尚,袁尚被曹操打得向北逃往中山国,牵招前去并州游说袁绍的外甥高干与袁尚戮力同心,共抗曹操。公然是不怕神一样的敌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高干不但不听,反而关键牵招,牵招逃出,想回袁尚处而门路隔绝,衡量利弊之下投了曹操。想到牵招还要在袁绍部下蹉跎十来年,刘备就表示心中很不甘。但想必就算本身亲身跑到袁绍那边见到牵招,他也不会跟本身走,只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