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捐城弃地守漯阴[第2页/共2页]
阙宣大笑道:“汝小子不知兵法,不通时势,岂不闻困兽犹斗否?我军间隔曹操近,袁公路间隔远,若我军逼迫过火,曹操必先攻我军。我军虽足以破之,但必有毁伤。届时袁公路反而坐收渔利。袁绍方与刘备相拒,何能不足力调派援兵助曹操?此军国大事,非汝所知也。”
刘备笑道:“子经居邺两年,当对袁氏知之甚详,其为人如何?”
******
刘备又问邺城景象。牵招神采有些庞大,道:“汉室倾颓,轨制废弛,袁氏本欲施以法度,纠世之弊,何如遭世族反对,其本人亦出身世族,故法纪久不立,军法皆宽弛。另袁氏正视豫州人,虽拉拢了一部分冀州大姓,但忽视冀州小姓,故县吏、郡兵存有不满。一旦袁氏雄师受挫于外,腹心之地恐有不测之祸。”
关羽不同意刘晔之计,道:“袁军虽众,不过土鸡瓦狗,我军皆精锐,何惧于他?高唐狭小,雄师难以完整展开,袁军兵多亦无用武之地。羽与益德、子义迎头痛击,必破之于大河之畔!岂能不战而遁,望风而逃?”
不等刘备说话,刘晔就提出反对定见:“青州境内大河陡峭,河面开阔,若柳毅贴北河岸而行,我军又无舟船,何故阻之?此难为也。高唐处于河、漯之间,纵深不敷,不如暂弃之,后退至漯水之南,乃至济水之南。一者,漯水狭小,柳毅之大船无所用,是我复有漯、济之险;二者,大步后退能够拉长袁绍战线和粮道,以轻骑遮断其粮道,足以疲救兵;三者,退至漯济,可与济南、齐国连成一体,援兵更易调拨。请主公熟计之。”
参军事曹宏道:“此曹操缓兵之计,不过曹操先战袁公路,必两败俱伤,我军乘其弊,可收卞庄子刺虎之利。”
陶谦会和臧霸、阙宣后,进兵梁国,猛攻砀县,三日拔之,臧霸先登。破砀县后,向北再破下邑就是济阴了,陶谦原与袁术商定会师济阴破曹操。
张飞虽不主张与袁军硬拼,但以为不打一仗就退会伤害士气,不如先赐与袁军一击后再撤退。
刘备忙问:“愿闻其详。”
梁国,砀(dang)县。陶谦以手札示以诸将,道:“曹孟德欲与我军缔盟,诸君觉得何如?”
刘备点点头,此言不虚,荀彧、郭嘉等无不是先从袁绍,后又离之而去的。想到这里,郭嘉竟然还没找到,不在阳翟家中,到底去了那边?
陶谦皱眉道:“宣高过于小觑袁公路,袁公路侠气纵横,志向高远,自有过人之处,且其麾下有精兵三万,曹操何能遽破之?若担忧曹操破袁后兵盛,我军可在曹操西进后也领兵北上。届时袁术拒其正,我军袭厥后,必能破之。”
相持三日,刘备迎来一行客人,喜不自胜,大笑道:“有子经前来助我,何愁袁氏不破、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