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回[第3页/共4页]
这一起行来,但见府中丫环仆妇俱着素服,个个低眉垂眼悄悄肃立,满庭寂然,连鹦鹉画眉之声也未曾闻得一声。此时恰是花红柳绿的四月天,但在这安远伯府倒是如春季普通萧瑟压抑。
太夫人皱眉道:“不当,你方才没闻声老五家的说吗,你那院里钧哥儿本年都十六了,莫非就便利不成?”
周采薇心下也正有些不安闲,听她奶娘如许说,少不得安抚道:“妈妈,二娘舅新丧,府里想来恰是慌乱的时候,家下人躲懒也是有的,何况我们也确是到得晚了些。你也是在伯府里住过的,如何不知府中之人,便是娘舅舅母他们也常有从角门出入的。”
周采薇想到方才那婆子的半句话头子“何况今儿又……”莫非这府中又有甚么别的事产生不成?
周采薇忙道:“这位杜嬷嬷,是父亲活着时为我请的教养嬷嬷,她家中已无亲人,便跟我来了都城。另有一名邹家叔叔,他是父亲生前老友,这一起上亏他千里护送。”
却听车窗外一个婆子回道:“还请表蜜斯稍待半晌,自从伯爷去了,这些日子府里乱得很,何况今儿又……,那些猴儿们个个都翻了天了,见表女人过了申正还没到,一个个不晓得跑到那里躲懒去了。现在软轿到是有,只是找不到抬轿的小厮,还请女人再稍待半晌罢!”
罗氏太夫民气中有事,只随便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道:“起来罢,见过你娘舅舅母。”
表姊妹俩不由对视一眼,心下都有些奇特,这三人是甚么人,如何俱都穿戴斩衰的丧服被领了出去?
想她初到周府时,这小女人还是个极爱哭的性子,略有几分多愁善感,但跟在她父切身边三年以后,倒是气度豁达、脾气开朗。即使心诽谤痛父母之丧,这一起上常常思及亡父亡母,也曾哭过几场,却到底不是顶风挥泪,见月悲伤,不至于一味沉湎伤痛当中不能自拔。
当下周家这几辆车马便在邹甫调剂下一一调头而去。周采薇心内倒是有些奇特,也不知是甚么人竟然如此放肆,在天子脚下还敢这般大打脱手,滋扰公众,闹得整条街都不得安生。先前本身在京中住着的时候,但是向来没闻声过这等事儿的。
杜嬷嬷是个经见极多的,晓得她一介孤女,此后只怕居处大不易,但如有了如许豁达的脾气和明慧的心性,纵使今后风急雨骤,未始不能如雪中寒梅,凌霜傲雪,亦有一树春信。
她父亲周贽病故之时,因周家几代单传,再没有附近的亲戚,全赖她父亲这一帮至好老友帮着摒挡丧事,还千里迢迢的护送她到燕京外祖母家,让她心中感激不已。
刚过正中午分,燕京左安门外恰是车水马龙,来往行人车辆络绎不断。
可惜此时她的马车已向西行出一段子路,再也听不到下文了。
她乳娘郭氏听她这一感慨,立时便接口道:“我们路上不是得了信儿吗,二舅老爷如何也就去了!不是我说,这满府里女人几位舅爷,也就这位二舅老爷最是个端庄能托负的,本来老爷还希冀着有二舅老爷看顾于你,总还让人放些心,不想现在……”
杜嬷嬷也开言道:“女人这几年跟在老爷身边,确是获益匪浅,进益很多,于此后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