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回[第1页/共3页]
端阳节过了没几天,让赵府阖府高低翘首瞻仰的圣旨终究到了,慌得世人忙忙的安排香案,大开中门,恭候天使前来传旨。
四老爷此时真是欢从额角眉尖出,喜向腮边笑容生,那叫一个志对劲满,扬眉吐气。
到底还是五老爷宦海上呆的久了,极懂些面子工夫,当下还是满面笑容的去给他二弟道贺,祝他袭了这爵位。
不一时,是四老爷袭了爵位的动静便传遍了阖府高低,顿时是有人欢乐有人愁。若说最失落的是五房的那些下人们,则最喜笑容开的便是四房的下人了,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既四老爷得了势,他们这些四房的家下人等终究也要跟着翻身了!
“我这辈子真是遭甚么孽了,早知是嫁给这么小我还不如当初望门寡的时候便发愤守节,干脆再也不嫁了,倒也洁净,起码没得现在这么些气受……”
二女儿说的,老太太心中又岂能不知,不由也叹道:“难为你替这孩子想着,她是本年仲春行的及笄礼,我本想跟着就为她说亲的,不想三月里她二伯就殁了,等这一年的孝守完,翻了年她就十六了,可不敢再拖下去了。偏她那继母是一点用都不顶,至于她亲爹,就更是个靠不住的主儿,只怕他连芝儿的生辰八字都不晓得!虽我一贯偏疼孙子,可芝姐儿从小养在我身边,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天然与别的孙女分歧。到时候,我就是挣着这把老骨头,也定要给她选上一门称心快意的好婚事!”
黄夫人坐在那边,尽管喝茶,半听不听的,这类场面她已是经见的多了,连安抚、奉劝的话都懒得再多说,反正说了也没用。说句不好听的,她这小姑,除了只会嘴头子上抱怨几句,便是一摊软泥勉强捏成的人形,再也扶不起来的,再者这类活法也是本身选的。
那刘夫人拉着宜芝的手,将她细细打量了好一回,又问了她些话。黄夫人则把采薇拉到身边对她笑道:“好孩子,你只怕还不晓得我和你也是有些渊源的。先前你母亲未出阁时和我最是要好,厥后大师各自嫁了人,一别两地,来往方垂垂少了。以是我今儿来,不但是为了看看我那小姑,也是为了来看看你,你这双眉眼长得像极了你母亲!”
太夫人只感觉本身都快站不住了,五太太也是失魂落魄的僵立在一旁。花了那么多时候,费了那很多工夫,成果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两位夫人天然是先到太夫人这边给老太太问安,见了陪侍在旁的宜芝和采薇这两个姣花美玉一样的小女人,便不开口的夸奖起来。
可巧端阳节这天,又有两位夫人特地前来伯府拜访,一名是四太太李氏的娘家嫂子黄夫人,另一名倒是二姑太太赵明香昔日的一名闺中老友刘夫人。
只是,这旨意——
郭嬷嬷笑道:“太太真是好记性,这么多年畴昔了,想不到太太倒还没忘了我。”
诚恳说,她实在并不如何喜好来看她这位小姑子,每回见了她老是哭哭啼啼的一通抱怨,不是抱怨四老爷偏宠妾室,经常拿了她的嫁奁去补助那柳姨娘;就是抱怨自已命苦,先是做了望门寡,后又嫁了这么个不着调的夫婿。
乃至他还另得了个正六品的太仆寺寺丞之职?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
黄夫人听得无语,只得随便安抚了她几句,又略坐了一坐,便从速出了她的院子,去上房跟太夫人告别,却见那刘夫人也正在跟太夫人道别,两人便一并告别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