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账房潘娘子[第2页/共3页]
“当然瞒不住了,”武好古摇点头,笑道,“开封府市道上可称得上一个好字平常书画也不太多,一万五千缗都不必然能收得齐。恐怕还得四周预订,总要拖延些光阴才可。”
北宋财主们的理财体例约莫就是四种:一是窖藏;二是买地;三是放债;四是运营。
不过,你眼下还背着三万缗的债,武大官人也欠了六千多……我能够帮你转寰则个,但还是得将本就利的。”
“海州的书画比开封府要贵?”
至于发行报纸,除了和印刷环节以外,还得为内容投资,起码得有记者和编辑吧?武好古一小我可搞不定。
潘巧莲也甚是善解人意,一见到武大郎便开口挽留,邀他在潘故里画完了那幅《蹴鞠图》再走。
而运营便是做买卖了,武好古现在就是个书画贩子,书画行的活动才是他最熟谙的。眼下武好古固然发了两票,但是在还了欠账(欠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账)和退款后,残剩的本钱也不大多,明显也没有跨行运营的前提。
买地收租看似最稳,不过回报率却很低,而附在地盘上的税赋分摊也很多,除非是抵挡住官府税吏的王谢大户,不然投资地盘便不是甚好路数。
是以武好古必须先拿下一个可觉得他源源不竭供应“现金流”的底子,才气在别的行业展开疆场。
“天然是书画了,不熟不做嘛。”武好古道,“不管将来要做多大的买卖,都得有个底子,这底子便是书画。”
如果到了开封府城外,便都是大财主了,天然要好生打理一番。
“得看是谁的书画了,”武好古解释说,“如果上了年初的古画或名家书画,自是开封府高贵。
听潘巧莲算完了账,武好古苦苦一笑道:“铺子便不赎了,陈佑文要便给他吧,至于那些书画,便由家父本身去摒挡吧。归正他另有个官牙身牌能够典卖的。”
印刷和出版倒是稍通一二,不过这都是要“烧钱投入”的。要出连环画就必须建立印刷工坊,雕版、油墨、纸张、装订、发行,各个环节也都要砸钱下去,三万缗的本钱够是够了,不过真要做起来得花很多时候。
“那便是在开封府入货了……”潘巧莲蹙了下秀眉,“如果要入个三万缗的书画,怕是瞒不住刘有方、陈佑文的耳目吧?”
现在《蹴鞠图》差未几完成了,图上画了个打着赤膊蹴鞠的“高太尉”。高俅固然三十大几了,但是身材竟然保持得相称不错,上身的肌肉线条非常美好,肚子也没凸出来,并且还能看到几块腹肌。
忙活了那么长时候,竟然还是负资产?
武好古并不是兜里有俩钱就敢自觉扩大的性子,并且他也不晓得本身除了书画还能做甚了?
别的,报纸想要卖告白就得有很大的发行量。而发行量必定也是烧钱烧出来的……报纸必必要充足便宜,才气有很大的销量。只要效低价和出色的内容培养出了读者看报的风俗,报纸才气通过告白红利。
北宋的经济、政治和文明中间就在开封府,画师想要天下立名,也只要到开封府来漂着。
放下羊毫的武好古忍不住又看了潘巧莲一眼,潘巧莲正拿着算盘和帐本坐在一张书案前面,低着头当真地在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