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莲[第1页/共3页]
“那边一起来吧。”
“户册带着了?”
“那便是和我一起出京?”武好古闻言大喜。这一起去海州,能够还要顺道下一趟扬州,交来回回总要数月。如果恁般悠长见不到潘巧莲,如何不叫人驰念?
而文引则有户籍地点的县衙开具,武好古本日便要带着户册去开封县衙开具文引了。
武好古一呆,“给你办文引啊。”
武好古真胡涂的时候,一个开封县衙里卖力条约凭由的押司已经迎了出来,见到潘巧莲便拱手道:“这不是潘娘子吗?但是要办条约凭由?”
“并不是条约,是文引。”潘巧莲摸出个银铤塞了畴昔,“顾押司,能通融则个么?”
他这么说是为了少加点税,如果以书画贩子的名义出去,那他照顾的书画可就逃不了重税了。如果探亲的士子,那就能少缴一些过路税了。
对了,另有这把日本刀太花梢,须得用麻布包了刀鞘……可惜你和爹爹一样,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使不得刀。不过也能够恐吓歹人……”
“是户册?”
能够在开封县办祥符县的文引?难不成“联网”了?
“嗯!”
武好古定睛一瞧,原是一本户册。
到了开封县衙门外,武好古才想起来,“十八姐,等这里办完了再去祥符县衙就有点完了,怕是要列队等待上好久了。”
武好古去县衙是为了办理文引——文引就是通行证、路条之类的东西。宋朝对人丁和货色活动还是有办理的,在各个交通要道都设了税卡,行人须凭文引才气通过。
潘十八姐一向帮他哥哥潘孝庵运营金银绢帛交引铺,天然常与人订立条约,和开封县衙内里管条约的押司也就混熟了。
对于此生这个父亲的各种影象,也如潮流普通,在武好古的脑海中涌出。
和后代的衙门一样,布衣百姓去开封县衙办事,也免不了要列队的。
趁便提一下,这个期间线装书还没有发明,不大坚固的胡蝶装书是支流,另有一种被称为“旋风装”的书卷则处于被淘汰的过程中。
顾押司对潘巧莲非常恭敬(人家是财神姐姐),请她和武好古落座后,便亲身去取了文引返来。
“那便一起去吧。”
“大郎,早食已经备好了,快些吃吧,吃完就走。”武诚之道,“如果出门太晚,县衙那边就要列队,只怕到下午才气轮上了。”
“文引?”武好古说,“还没,本日便去办。”
潘巧莲并不是用本身的名字办的文引,不过顾押司并没说话,可武好古却俄然叫了起来。
潘巧莲挥了挥手中的书册,“你看这是甚么?”
武好古赶紧上前,“十八姐,你怎来了?”
潘巧莲叫武好古先办,武好古也不客气,便取出了户册,谨慎翼翼地翻开。
去青州探亲?潘家将门在青州也有亲?
屋别传来了骡马打鸣的声响,想来是武诚之从骡马行雇的骡子走马到了。
心内里正不是滋味的时候,冯二娘俄然排闼出去,对武好古道:“大郎,潘娘子到了。”
潘巧莲嗔道:“自是大武哥哥去哪儿,奴便去哪儿了。”
“对对对,潘娘子是将门女。”顾押司满脸堆笑,“那本日是……”
所谓的户册和这个期间的书有点近似,是胡蝶装的——就是将印有笔墨的纸朝内里半数,再以中缝为准,把页码对其,用浆糊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