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回合谁输谁赢(下)[第1页/共3页]
养了个娇滴滴的孙女,巴巴地送进府,为的不过是三郎屋里人的位置。
王容娘感喟道:“留四郎在故乡,是暮年长辈做的决定,又干你何事?”
说话间,瞧着道痴老晃神,王容娘觉得是乏了,便体贴道:“今后靠近地日子还多,不在这一日两日,四郎既乏了,就先归去歇着。”
主院正房稍间,王杨氏面沉如水,坐在罗汉塌上。
想到这里,道痴不由悄悄光荣。幸亏本身这老爹识时务,晓得弃取,不然真要牵涉到宁王造反中,本身就成了逆臣之子,别说旁的,能不能保全性命都两说……
容娘轻哼一声,伸脱手指,点着王三郎的额头,瞪着凤眼道:“是恭喜,还是幸灾乐祸?是不是早厌了我差遣,觉得有了四郎你就安闲了?想的倒美!”
他已经将满周岁,圆圆滚滚的,伸着小胳膊,冲着王杨氏用力。
王容娘一个未及笄的小女人,随口承诺给兄弟的花消就是百八十两,如何不让人侧目。
本来在晚餐后,王三郎悄悄对王杨氏回了拿丫环换人之事。红袖受伤本是因他而起,他当然不好将事情推到道痴身上,便说本身见耦院奉侍人手,将小穗送过弟弟使唤;又说红袖虽是家生子,可早时在外头,没有当过差,在弟弟做大丫环一定安妥,才送了兰草畴昔,换了两人差事。
王杨氏到底女子,想着王琪没爹没娘的,终是不忍指责。容娘望向王琪的目光,也多了几分顾恤。
王三郎忙道:“四郎在外头糊口这么多年,本就是家里虐待了他,对待他好是该当的。没见面时,我还担忧他会不会痛恨家人,可他乖灵巧巧的,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更加让人生疼。”说到这里,面露惭愧。
他固然起初山居,可也晓得现下是正德年间。
不过三郎既将话递过来,容娘便也风雅地望向道痴:“多了个兄弟,我自是欢乐。只我这个当大姐的是个俗人,不像其他家的小娘子只知绣花不通经济,几年折腾下来,手上银钱也有几个。如果四郎赶上手紧,尽管同我开口。多了我不敢说,百八十两拿去零花是有的。只是话说在前头,需用在端庄处;如果敢拿去不学好,辱了家声,不消禀父亲母亲,我直接便令人拿板子经验你!”说到最后,已是横眉竖目,添了几分凛冽。
容娘起家应了,王青洪又对王三郎道:“三郎,四郎过两日也会去宗学。他读的书少,课业上比不得你,你多照顾些。”
本是风雅和顺的淑女,暴露这几分凶暴来,不但不叫人生厌,反而更加新鲜。
要晓得,天下承平好久,处所民生安宁,一石粮食也不过是几百文,换成银子5、六钱,良田一亩也不过7、八两银子。
道痴只在旁看着这姐弟两个谈笑,并不随便插嘴。
王容娘没有立时就走,而是正色对弟弟道:“这才见了一日,即便你想要与四郎做好兄弟,也要看些日子方安妥。万一……”接下来的话,她有些说不下去。
道痴这回,真是骇怪不已。
实际上并非只要南昌一地,时下民风如此,两姓婚姻更是“男计奁资,女索聘财”,连那层遮羞布都不要了。
王青洪的长女容娘,此时已经到了主院。
王杨氏嘲笑道:“明知我不喜,还硬往三郎跟前凑,不过是仗着老太太的势。我倒是要看看,她能仗势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