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宋简介[第3页/共5页]
宋孝宗赵昚
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狠恶。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举荐朱熹,诡计禁止韩侂胄参政。宁宗夺职了赵汝愚,韩党擅权。又定理学为伪学,制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负官职,插手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册封,大快民气,打击了投降派。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年,长年五十七岁,葬用茂陵。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宋第一代天子。1127~1162年在位。年号前后为建炎、绍兴。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封为康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金兵第一次包抄开封时,他曾以亲王身份在金营中短期为人质。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受命出使金营乞降,在河北磁州(今属河北)被守臣宗泽劝止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虏。金兵再次包抄开封时,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济京师,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属河北),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以避敌锋。宋徽宗和钦宗为金兵俘虏北去,他于次年(1127)蒲月月朔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代天子。
当时蒙古的元朝雄师己得中国北半部,在获得南下最首要通道襄樊城的节制权以后,度太长江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天下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地,接踵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带领的3万雄师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天下群众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情势已经不成制止了。
宋端宗赵昰(1269年-1278年,1276年-1278年在位;昰:音同“是”),南宋第八位天子,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天子。他是宋度宗的庶宗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霸占临安时,5岁的小天子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由国舅杨亮节等保护,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那不时价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本地群众甚感其恩,元军占据福州时,本地群众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奠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摆布列的是文臣武将:文天样、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本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躲避元朝的查禁,以泰山宫作保护,泰山宫现存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