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自省其身[第2页/共3页]
雪妮双目轻闭,心神完整沉浸在了乐曲的意境里。我给的伴奏很舒畅,给她的感受就像是带着她在向前走一样,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从她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那如有若无的钢琴声,仿佛在和她报告着阿谁陈腐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令她指尖上流泻出的琴声,更加缠绵起来。
琴键上的手指微微一沉,一阵轻柔的、极富中原国色采的旋律缓缓从钢琴中流淌出来,如同覆盖着一层薄烟似的,带着一类别样的风情,恰是《梁祝》的引子。
本文由小说“”浏览。
“是啊,现在本身统统统统对音乐的了解,不过是肯普夫的了解,本身只是原封不动地从脑筋里把他们搬出来罢了。固然按此生长下去,本身一样能够成为一名钢琴家。但,这真的是我所要的吗?”想着这个题目,我心下不由茫然起来。
终究,乐曲结束时观众们的掌声,将我的思路拉回到了实际中来。目光迎上雪妮的笑容,我起家向舞台走了上去,不管如何,还是要将音乐会的节目演好。长叹了一口气,我将刚才的邪念摒除在了脑外。
不过看着坐位上的我,雪妮却有种奇特的感受,仿佛,我现在的精力状况并不是太好,仿佛,有点儿走神……
乔治是英国最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的资深记者,明天他和很多音乐媒体记者一道,前来采访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新年音乐会,现在,他的眼中尽是镇静之色,在这之前,乔治向来没想过会在这场音乐会上看到朗朗的身影。要晓得,自从半个月前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上,朗朗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一举成名后,现在已经成为了音乐圈里最刺眼的新星,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候内,持续四次与全美最顶尖的乐团合作演出,每场演出都获得了庞大的胜利,人气之旺的确令人不成思议,媒体盛赞其为“百年可贵一见的音乐天赋”、“有望超出鲁宾斯担的青年钢琴家”……浩繁地名誉下,人们几近健忘了朗朗现在仍然只是个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门生。
如水的钢琴声,温馨地烘托着小提琴的轻吟,如同托着小舟的、碧波轻扬的湖面,让小提琴的声响更加地饱满而富有光芒起来。做为一个喜好音乐的中原国人,我对这首《梁祝》的了解,可谓远远超越那些本国人,正因为如此,弹起伴奏来,我可谓是收放自如,恰到好处的钢琴声,将整首乐曲的意境烘托得更加美好悠远。
明天能够在这场音乐会上看到朗朗,并且听到了如此出色的《匈牙利狂想曲》,让乔治大感不虚此行,查抄了身边一向在运转的高清摄像机,又看到看手中的相机,乔治苦苦忍耐着拍照的打动。一个职业音乐记者的操守提示他,绝对不能在音乐家吹奏的时候,做出任何滋扰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