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 第156章 坤土迷碑哀牢盅踪

第156章 坤土迷碑哀牢盅踪[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者赠送的茶包中,除了茶叶另有粒花种。回到赤水河边时,李元芳将花种撒在木棉树下,刹时开出红黄相间的花朵,花瓣形状竟如古哀牢的“龙蛇”图腾与唐的“牡丹”纹章的连络。李逸风在《璇玑要略》新页题诗:“哀牢山下寻坤土,唐诏碑前悟止戈。五脉同源归后土,万方共唱承平歌。”

“谨慎脚下!”李逸风的玉简俄然竖直悬浮,星芒在腐叶层下扫出密密麻麻的蛊虫巢穴。苏睿的玉笛吹出《踏莎行》曲调,音波所过之处,蜈蚣与蝎子竟排成行列退向两侧。但是当他们踏入一片竹林时,竹叶俄然全数转向,尖端如利箭般对准世人——这是南诏蛊术里的“万箭穿心阵”。

“六合如棋局,众生皆棋子。”老者望向哀牢山,“但棋子亦能改棋路。五颗宝石,本就是各族先民为了止战而铸。”他揭开茶寮后墙,暴露一幅庞大的《天下图》,图顶用五种色彩标注着五颗宝石的位置,中间恰是长安的太极宫。

三座石塔轰然倾圮,暴露下方的地穴入口。穴内冷气逼人,墙壁上嵌着成排的哀牢人头骨,每颗头骨的眉心都插着刻有蛊文的青铜针。地穴绝顶是座庞大的祭坛,中心的石棺上刻着“哀牢国主”与“唐使王昱”并列的浮雕——这竟是两人的合葬墓。

世人皆知,下一颗宝石“兑金”必在西方,或许与吐蕃的“河源军”遗址有关。但现在,他们更珍惜手中的坤土宝石——它不再是冰冷的神器,而是各族先民以血为墨、以骨为笔,在汗青长卷中写下的“和”字真意。当夜风拂过哀牢山的攀枝花,那些火红的花瓣上,仿佛还映着千年前和解的泪光,与本日重燃的但愿。

第二座石塔涌出玄色烟雾,化作阁罗凤与鲜于仲通对峙的幻象。苏睿在烟雾中闻到熟谙的沉水香,恰是她师父常燃的香料。“嗔障起时,恩仇难休。”李逸风抛出银杏叶,叶面上闪现出《南诏别史》的记录:当年勾陈派圣女为禁止战役,曾以玉笛封印哀牢山的地脉蛊毒。苏睿的玉笛俄然发作出强光,将烟雾中的“杀”字震碎成“和”字。

第三座石塔最为诡异,塔中并无什物,只要悬空的浮尘。李元芳的符节与离火宝石同时飞起,在浮尘中拼出“痴”字。灰尘落定后,竟闪现出太白山星穹中的画面——李淳风与袁天罡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五颗宝石与空缺的《璇玑要略》。“本来统统都是局……”李逸风喃喃自语,“玄门保护宝石,不是为了力量,而是为了不让它们成为战役的东西。”

返程途中,世人颠末一座陈腐的茶寮。寮内老者奉上清茶,茶盏竟是用五族图腾融会的纹扮演变而来。苏睿发明茶罐上的“马帮”印记,与她银锁内的纹路分歧;李逸风则从茶香中闻到太白山银杏与南诏茉莉的异化气味。最惊人的是,老者竟能随口吟诵《璇玑要略》中的片段,仿佛那本古籍从未秘藏。

“坤土宝石就在石棺中。”独角兽的声音带着震颤,“当年王昱败北后,与哀牢女王达成和解,以各自血脉为祭封印地脉蛊毒。”李元芳刚要触碰石棺,离火宝石俄然炸裂成碎片,嵌入四周墙壁的头骨。那些头骨竟展开眼睛,流出赤金色的眼泪,在空中汇成“生”“死”“劫”三个古字。

“以火照贪,以星明心。”苏睿将玉笛贴上镜面,银锁的眼泪渗入镜纹。离火与玉简的星芒同时投射其上,镜中血战场面逐步淡去,暴露实在气象:父亲临终前将符牌塞进他手中,身后是要求唐军放过孩童的哀牢白叟。李元芳俄然贯穿,贪狼血脉向来不是谩骂,而是保护百姓的任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