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第313章 分批7[第1页/共2页]
3)米粒光彩较深,带有一些米糠气味。
3)蒸谷米的煮制性好,烧饭易熟,涨性大,出饭多。湖州蒸谷秈米的收缩率高于秈米10~13%,蒸谷粳米约高于粳米23~29%,蒸谷秈米的出饭率高于秈米l8~28%,蒸谷粳米高于粳米l7~32%。《湖录》(1704)中提到:“农夫整天勤动,朝饔夕飧,若用白粲,须得二升,犹不敷以果其腹,……冬舂、蒸炒日蚀升许足矣。”
2)果皮种皮与胚乳不易分离,增加精碾的困难。
火米则于晨间置谷大锅中,以水煮之,至沸,翻之,傍晚又翻。米朝曝于日下,候干,碾之成米。此米充食耐饥,且出米多。如每石谷可碾籼米四斗,煮火米则可碾四斗五六升,又易出售,故住民多制火米,其味如京师之老米。”“又驰名炒谷米者,在半粘半火之间,极受食。此唯不足之家,制以养老,或款客之用,市中无出售者。
4)蒸谷的保藏性好。稻谷颠末水热措置后,稻谷本身及杂草种子、堆栈害虫、微生物类全都死灭,是以贮粮的温度、水分很稳定,无发热发霉之虞。5)米糠保存性好。水热措置后脂酶遭粉碎,故米糠不会有发热霉变征象及不会有游离脂肪酸敏捷上升的征象。
1)蒸谷的加工机能好,米粒不易断裂,米胚不易剥落,出米率能高l~2%。
蒸米和火米同时见于宋朝文献,一在长江中上游的四川,一鄙人流的浙北湖州地区,此前又都未见记录,是一个值得深切摸索的题目。四川的火米是否受夷族煸米的影响,也值得考虑。四川和湖州采取蒸米和火米都同“地湿”多雨水有关,稻谷收成后不能及时晒干,只要通过蒸谷的水热措置,才耐安然储藏。可说是适应天然环境前提摸索出的技术,由此而带来碾米率高、耐饥、营养代价好,更使此项技术得以推行利用并留传下来。
1)稻米加工的用度略大,需求必然的设备。
4)米糠出油率较低[7]。
蒸谷米的不敷之点是:
火米在四川从宋至清及民国的文献中记录不断。如康熙四十年(1701)《蜀都碎事》卷一载:“火米,蜀皆有之。以稻谷蒸熟,然后舂觉得米。即南中之蒸谷米也,但蜀流行之耳。”又,光绪十八年(1892)《名山县志》民风云:“今制火米法:用大釜加水煮谷,候其皮欲裂,淅之以箕。
蒸谷米的长处是:
从县志的材猜中可知,蒸谷米一概合用于秈稻,较少有以粳稻作蒸谷米的。粳稻的加工法例以冬舂米为主(详后)。
2)蒸谷米的营养成分较好,果皮、种皮及胚中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能顺利转移到胚乳中,能保持稻谷中75~80%的多种维生素B,故营养代价远胜于浅显加工的白米。
蒸米在四川称火米,宋·陈师道《后山丛谈》卷四载:“蜀稻先蒸而后炒,谓之火米,能够久积,以地润故也。蒸用大木,空中为甑,盛数石。炒用石板为釜,凡数十石。”
复于釜底加水,用箅盛谷而蒸。皆不消甑。凡仙米,石谷只碾取四斗余,火米则取近六斗。米很多而食尤耐饥,村夫便之。”文中的“仙米”指不火者,即非蒸谷米,仙疑秈之误。乐山县也有近似记叙,不俱引。到1941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