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姐交给他的生意,独一无二[第1页/共2页]
头一批送去虎帐,将士们喝了赞不断口。再一批送去楚家的酒楼,一样供不该求。
南互市行的人晓得了,也预定了一批,运归去,几近卖疯。短短几个月下来,庄子上的账目就已经根基上与前期的投入持平。
钱叔细心在边上盯着,感觉糖色不对,顿时叮咛儿子再增加红泥水,增加的量他都筹办好了。
黑糖变白糖,想都不敢想的事,他姐做到了。不晓得他姐的脑袋是如何长的,如何就有那么多奇奇特怪的设法。
本来他是对做吃食感兴趣,颠末酿酒和制糖,俄然对酒楼落空了原有的兴头,想干大姐交给他的买卖,独一无二,来钱特别快。
每次瞥见杜文军,康大为都要在内心感慨一番,这位少年真是做买卖的一把妙手。要不是他来了,庄子上的三千多口,他都不晓得该如何安排。
增加完后,锅里的糖刹时变了色彩,熬煮出来的糖也是乌黑乌黑的,跟第一第二次杜文军做的一样。
但做人的根基品德底线必须遵循,不该挣的钱不挣,免得本身知己不安。
想好后,他就让康大为给他找了几个忠心可靠的,跟他们签订了保密和谈,开端教他们制作白糖。
他们庄子上如果再多这桩买卖,那赡养三千人充足了,康大为已经将人尽其才打算的非常到位。
幸亏庄子上的买卖都是本小利大的买卖,不说卤料了,单说这酿酒,那就是独一份。
就连记账的体例都与人分歧。
别的郡城,退下来的老兵可没这么好的运气。
每天的账目,杜文军也从杜婉婉那边学到了一个简朴好记的体例,用得是阿拉伯数字。
卤料买卖好得很,他遴选的小子也都机警肯干,他们这一组的收益极其可观。
他不消直接上灶,他只是卖力进货,出货,报账,办理,监督。他儿子也进了他这组,学的就是制糖。
这么好的人,他们如何能够不尊敬?
别的酒楼要定酒,底子就酿不出来。
世子爷目光独到,相中的人公然不凡。
第三次全程由他们本身去操纵,他一声不吭,哪怕出了不对他也不说话,就是要让他们本身去想,中间到底出了甚么题目,为甚么糖的色彩没有他制作出来的白。
只是大姐说这白糖出来,怕是会引发故意人的觊觎,他还在考虑这糖要不要制作出来。
卤料这一摊已经交给了一名跛了一只脚的李叔去卖力,他也是侯爷的亲卫下来的。为人诚笃可靠,杜文军将卤料的配方教给了他。
康大为听完他的话,感觉很有事理,哪怕南疆百姓不是大魏人,就算真吃死了也不成能跑到大魏来找他们。
大姐是脑筋,他是腿,他只是服从脑筋的批示,依样画葫芦去处事罢了。
从进货到洗涮,熬制,拉出去卖,都是他一手卖力。四十来岁的他沉默寡言,却对这弟子意非常上心,传闻梁郡城周边的集镇都被他开辟了出来。
杜文军本身则没有这类感受,他的每个主张都是大姐给的,跟他没甚么干系。
不管春秋大小,只如果在庄子上的花名册中,便能够去食堂用饭,领到属于本身份例的布匹棉花。
杜文军松了口气,对着钱叔竖起大拇指:“钱叔心细如发,好样的。”
每天酿出来的酒都不敷卖,哪怕代价不菲,一样不敷卖。因为这酒是退下来的将士们酿的,杜公子还给取了个清脆的名字,叫将军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