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药堂[第3页/共5页]
宋账房本在背面看着,这会也忍不住走了出来:”女人--”不抓药也就罢了,如何连别人代出的银子也抢在手里,这可就不多数雅了。
蒋家药堂分了大堂、药库与后堂三处。现在伴计已经在大堂上卸了门板开门应客,只留个姓宋的账房在后堂,正拿着笔墨入迷,见了桃华出去,赶紧起家:”大女人来了。”
”公子--”蝶衣咬着嘴唇一脸不忿,还是把头低了下去。也罢,并不急在这一时,反正他们明天也是来发兵问罪的,且等前头人抓完药走了也不晚。
”你拿着银子,领这位大娘去回春堂,就说蒋家送过来的人,请吴老郎中立即给孩子诊脉,看究竟是风寒还是风热。待拟了方剂,就在那边抓药,请人当场熬了先给孩子喝一服。”
三七赶紧上前一步:”在。”
至于庶出的蒋铸,倒是跟着蒋老太爷学过几年医术,但是并不高超,按蒋老太爷的标准,蒋铸天禀平平,并不敷为人诊脉的资格。蒋铸本身也并不非常在乎,蒋老太爷为他娶了一家茶商女为妻,自婚后就借着岳家的人脉行商去了,这几年天南海北地跑,很少回京。
这事对大房来讲倒不算甚么。大老爷蒋钧本就视医术为小道,自小就发愤读书招考。蒋家出事那年他十九岁,已经中了举人,可谓前程无量,倒巴不得父亲弃了行医,免得再为京中朱紫随便驱遣,提及来也是面上无光。
两人正说着话,只听前头大堂中有哭喊声传了过来。薄荷不消桃华叮咛已经跑去看了一眼,返来道:”女人,是个老妇人抱着孙子来抓药,药钱不敷,求我们免一点呢。”
这年青伴计就是茯苓的弟弟,取名叫三七,本年才到药堂里来的。因经历还浅,只卖些成药,并不敢叫他抓药,只怕一时不慎抓错了药,又或是药量上错了数,那是能够要出性命的。
从连通前后堂的门出来,桃华才发明这一会儿又出去了别的客人,乃是两男两女,都站在门边上看着那老妇人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叩首。
无辜开罪,蒋家本来就够不利了,这个蝶衣还要拿出来讲嘴,不由得桃华不恼火。她可不是软和性子,是以老妇人一走便回身,就是用心要将蝶衣一行人晾在那儿了。
蒋家药堂与别家药铺分歧,并无郎中坐堂,只是卖药。这也是因着当年蒋方回在宫中开罪,先帝一怒之下曾说蒋家医术不精,不配行医。虽则只是一句气话,并非明旨,但是天子金口玉言,谁晓得哪天就会有甚么人拿这句话来做文章?蒋老太爷蒋刚正为了谨慎起见,不但立即辞了官,且今后不再为人看诊,并警告子孙也不得行医。
”药田并没甚么。”桃华只笑笑,”只是父亲出了门,我怕有甚么忽略,才在庄子上多住了几日。”
”哎,哎!”老妇一脸的感激涕零,不忘给蝉衣等人又跪下磕了个头,这才吃紧跟着三七去了。
无锡是蒋家本籍,这药堂刚建起来的时候就有端方,如果真有贫民抓不起药又等着拯救,可酌情减免诊费药费。背面蒋家药堂越来越驰名,这条端方也作为祖训一向留了下来。故而蒋家在无锡一带名声才如许好,即便二房在京里开罪,也并没影响蒋家在故里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