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封赏[第1页/共2页]
李世民说道:“好吧,就把那块荒滩地赏赐给梁王李愔,那些渔民你要妥当安设。”
这时,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站了出来,他说道:“皇上,臣觉得,梁王殿下所言,非常有事理……”
魏征接着说道:“梁王李愔带领着研讨所,研讨出了新种类小麦,高产土豆,另有高粱、玉米等等高产作物,能够说,此后大唐再也不会为粮食忧愁了。
朕已经决定了,同意梁王李愔的发起。黄琪、李旦、杜荷、程处默、李凝儿听封!”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不过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甚么功绩,即便研讨所获得了一些成绩,也都是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下获得的,应当遭到嘉奖的是太子殿下。”
黄琪、李旦、杜荷、程处默和李凝儿一起跪谢:“臣等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千万岁!”
他的话音一落,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和他们部下的人都非常奋发。
李世民也有些头疼了,魏征反对,这件事就要大费周章了。
李世民说道:“封黄琪为一等伯爵,李旦为二等伯爵,杜荷为一等子爵,程处默为一等子爵,李凝儿赏封地200亩。详细的事项,由中书省草拟计划上报。”
魏征说道:“皇上,臣以为,梁王殿下的发起不是不铛铛,而是很不铛铛!”
李愔此时,心中对太子李承乾有些不满,对那些太子党的人,也是心中不忿。
李愔说道:“恰是因为是荒滩,儿臣筹算停止改革,使它成为有效之地。”
这是多么大的功绩?这但是千百年来,人类的第一大功劳!是前无前人的第一大功劳!”
李世民不满地说道:“魏征,你要弹劾他甚么?”贰心中肝火堆积,将近发飙了。
大师还记取客岁吧,遭受大旱,赤地千里,相称一部分地区颗粒无收,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周逃荒。仅仅关中地区,就饿死了26万百姓!天下有多少?更是没法统计!
李泰的死党礼部左侍郎(第一副尚书,正二品)王珪出来讲道:“皇上,梁王殿下有功,是该犒赏,但是他在襄城(李愔兼任襄州刺史,他的封地也在那边)的封地已经有8000亩,现在的这块地盘也有3000亩。如许,梁王殿下的封地已经达到11000亩,超越了太子殿下封地的规格(太子封地10000亩),这有违体制。”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不能让父皇难堪,儿臣情愿用襄城的3000亩封地,和这里的封地互换!”
李愔说道:“魏大人,你不出来讲句话吗?”
李愔听着朝堂上的争辩,俄然想看看被后代称为天下第一诤臣的魏征,到底是个甚么态度。此时的魏征已经升官了,他现在是御史台首席长官——监察御史了。
魏征站在那边,仿佛在想甚么。
“好,魏大人说的好!臣附议!”“臣附议!”
他的话一出,大师都群情纷繁,都感觉梁王有病。他用3000亩好地,互换划一数量的荒滩地,真不晓得他是如何想的。傻了吧?!”
汗青上的魏征平生中向李世民提出过200多条建议,根基上都被李世民采取了。他在朝堂上的威望极高,他站出来后,朝堂上立马温馨下来。
李世民也冲动了,他说道:“魏征说的对。进步粮食产量,这的确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大功劳,比起当年打败竭利的20万铁骑,功绩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