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唐朝开国演义 > 第六十四回 太宗渭桥立盟 药师阴山奏凯

第六十四回 太宗渭桥立盟 药师阴山奏凯[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喝酒间,忽报伐州都督张公瑾来见。宣至驾前,公瑾朝拜已毕,奏说:“突厥急思归计,乘势追之,无有不堪,今何为听其自去,不令追袭邪?”太宗曰:“颉利亦能用兵,彼军马虽退,必于险处埋伏,以防追兵。我若追之,正中其计,不若纵他远去,缓以图之,使虏不为防备也。”公瑾说,“颉利今虽受盟,其心暴狠,若不剿除,终为后患。况有可取之理!”太宗问说:“卿何故知其可取?”公瑾奏道:“臣知颉利纵欲逞暴,殛毙忠良,亲信佞奸,一也;颉利一贯倚众为国,今薛延陀诸部,况多悖叛,其势已孤,二也;又突利诸将,各有小过,便不相容,离心者广,三也;塞北不毛之地,明天寒霜早,其糇粮必不能布施,四也;颉利今冷淡本身族类,反亲委诸胡,若天兵一临,必生内变,五也;先年中国之人,多有流入北地者,今不过地点啸聚罢了,若知雄师出塞,天然呼应,六也。突厥有此六败,是以知其可取!”太宗曰:“颉利既许和亲,又从而讨之,恐失期于本国。”公瑾又说:“昔汉高祖与项羽割鸿沟为盟,随后高祖袭之,一战胜利。况虏乃无父无君之辈,何故信为?乘今粮饷丰足,人马精强,兵至一鼓可灭矣!”太宗闻奏乃悟曰:“卿真金玉之论!”马上传旨,封李靖为都总管,张公瑾、李世勣为副总管,薛万澈为前锋,其他柴绍、尉迟恭等,皆分道进发。众将领旨辞朝,下演武场,点选十五万人马,不日潜出长安,杀奔马邑,来收定襄。

次早,忽有流星马报说:“唐兵已自突破阴山,各酋长率众,俱已降唐了!”颉利闻报大惊,命令拔寨尽起。行不数里,前军报导:“有唐将张公瑾截住归路!山险要处,扎一大营,其他兵将,皆屯贺人山下。”颉利顿足叹曰:“败兵至此,进退无门,此实天亡我也!”突利说:“唐兵拒塞贺人山,令我首尾不能相救,危亡见在朝夕。为今之计,只可走山后?鹈泉一道,径往投奔北部苏尼失处,借他数千精锐人马,再来规复数郡之地,亦未为迟。”颉利说:“此言正合吾机!”马上提兵走?鹈泉,欲逃往北部去不题。

诗:

江淮炊火逢寒食,京洛风尘化素衣。驷马重过春幸亏,函关残月莫依依。

可汗婆娑罢舞时,南蛮酋长咏新诗。

禁御年深羌果美,沙陀天远戍旗闲。汉家作意求龙种,争及输来汗马班。

行军正遇三冬月,地冻河凝一片冰。

辽太古道和征道,十里长亭又短亭。

李靖传令安营。屯下人马,即着徐茂功先领一支人马潜到碛口,烧毁颉利营寨。又遣薛万澈抢先搦战,遣柴绍领一支人马,退二十里埋伏。二将交兵,只许输不准赢。众将各自领兵去了。李靖自领一万雄师,又退十余里,山坡险处策应不题。话分两端,却说突厥颉利退兵还国之日,半路间早有探马报知:“大唐已有追兵将近!”颉利星夜差人,飞报各番部落起兵,一起救应,亲身领兵遣将,服侍唐兵。哨马来报:“唐兵已至白道处所!”颉利提兵迎敌,正遇着唐将薛万澈,抢先出马。万澈痛骂:“野臊狗奴,今大兵百万,战将千员,分二十余队,已到汝国。汝尚不投降,犹然顺从!”颉利大怒,提枪直取万澈,万澈舞刀相迎。战无三合,万澈败走,颉利提兵掩杀。赶至二十余里,忽听锣声响处,一军摆开,灯号清楚,唐将柴绍出马接战。颉利喝道:“知名小将,敢与吾敌!”战上数合,柴绍又败走,颉利纵兵追逐。又至十里,山坡前面,鼓声大震。抢先一军截住,灯号上写着“都总管李靖”。那颉利已赶了二十余里,人马困乏,又逢着生力军。极力与李靖正战之间,俄然本阵后军锣鸣甚急,仓猝退入中军。突利近前说道:“休在此恋战!适有报来讲,前面李世勣引兵暗至碛口,把各营寨尽皆烧毁,随即又赶杀来了!”颉利大惊,遂着副将军令狐易牙,立起灯号留下一半人马,扎住虎帐,与李靖相持。颉利自撤一半兵将,奔回碛口救应。比及赶到之时,果见各寨火烟未灭,正遇徐茂功。两马订交,颉利偶然恋战,不到数合,大败而走。回到半路,刚好值着副将易牙,也被李靖杀败而回,合兵一处。颉利与突利并众将商讨:“见今唐兵四下云集,势不成当,不若汇集人马,暂走铁山,以避其锋。”立即传令。人如风走,马似星流。不日来至铁山,倚山下寨,屯扎人马,暂歇一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