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让功[第1页/共2页]
“呵呵……这茶叶是老夫的一个远房侄子种的,护国公如果喜好,老夫让他多送你一些便是。”
王浩然不明以是,暗里他跟房玄龄并无来往,总不成能真的只是让他去品茶吧?至于到底是有甚么事,那也只要去了才晓得了。
“嗯……这倒还能够好好商讨一番。”李世民有些意动,不过农业上的税收比重可没真像王浩然所说的那样不值一提,以是这还需跟众朝臣合计一下才行。
王浩然对这些名头倒无所谓,来到唐朝后,他更是感觉所谓的职位、名誉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也只要做些成心义的事才气让人生变得成心义。
“这倒无妨,大唐百姓一向向朝廷交税征税,现在大唐百姓有难,由朝廷调拨物质布施本是理所当然,哪还能再让大唐百姓自掏腰包呢?何况现在国库充沛,这些许财帛,并无大碍。”李世民奇特了,王浩然向来也可谓是爱民如子,现在如何就俄然站在朝廷这边为朝廷计算起这点财帛来呢?
在当代,痘疮是让人闻声色变的存在,因为风险极大,又没有治愈之法,以是普通都是用断绝灭杀的体例来处理。这体例过分简朴卤莽,故而史乘上鲜有记录。这回王浩然破天荒的制作出牛痘防备痘疮的体例,处理医学上的一大困难还算是小事,能挽救无数百姓更是大功一件。犒赏必定是要的,李世民曾想封王浩然为异姓王,毕竟王浩然对大唐的功劳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很多朝中大臣却表示反对,王浩然的功绩太大了,民望之高,亦有功高盖主的势头,又有着在各个范畴遥遥抢先的技术,他若封王,对任何人来讲,包含王浩然本身,这都是弊大于利的。李世民与众朝臣一番商讨以后,决定改封王浩然为护国公,世袭罔替。
“没错,现在大唐贸易繁华,朝廷的首要税收来源逐步转到贸易税收上,更何况朝廷的各个财产收益颇丰,比拟起来,农业上的税赋倒显得不值一提了。”
王浩然报答了一番,没多去穷究,扯起了些闲话,等着房玄龄翻牌。
“护国公年纪悄悄就能为国为民,让老夫佩服啊!其实在此之前,陛下也曾提及此事,只是一向还在商讨当中,以是还未曾对外提及罢了。”
王浩然感觉这也没甚么不当,如果后代汗青没有坑他的话,李治还算是贤明帝王,并且现在武快意没有入宫为妃,朝廷不至于激发甚么动乱。以是在此以后,王浩然便绝口不提打消农业赋税一事,李世民想让李治立些民望,那这事就根基算是成了,底子不消王浩然多言。
王浩然践约而至,房玄龄倒还真拿出新品茶叶来,沏出来的茶碧绿清莹,滋味甘鲜醇和,不过王浩然只晓得这是绿茶,喝起来有些甜美罢了,那里懂甚么茶艺啊?
“你的意义是打消粮食上的税赋?”李世民听明白了王浩然的企图,之前农夫的税赋一减再减,如果再减的话那只能是打消这类税赋了。
王浩然出了房府以后还在想着房玄龄明天说的话到底是想表达甚么意义,撤除无关紧急的闲谈,房玄龄所提及的也就只要税赋和李治罢了,这二者之间又有甚么联络呢?王浩然俄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种能够,由此再回想一下房玄龄的话,可谓是丝丝入扣,本来房玄龄是要他让功啊!
“确切提过。”王浩然迷惑了,莫非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这建议了?那会是谁呢?房玄龄提及此事又是有甚么企图呢?面对不明朗的事,王浩然只能少说话,静观其变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