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李承乾的折腾[第2页/共2页]
魏征固然和王浩然常常相互拆台,不过这算不上甚么恩仇,更何况魏征为大唐也算是鞠躬尽瘁了,以是王浩然还是上书为魏收罗情,但愿李承乾能看在魏征之前的功劳份上彀开一面,不求魏征能官复原职,只但愿魏征能归野生老罢了。如果魏征官复原职,以魏征的本性,那王浩然今后讨情的机遇就多了去了。
李承乾即位之日,王浩然天然也要去瞻仰新皇的,料想当中却又让人有些不测的是,李承乾一即位就赐王浩然为建国郡公,想必是李承乾感觉如此昌大的日子嘉奖王浩然更能拉拢民气吧。
但是希冀不高、乃至能够说不抱希冀的王浩然怕是也都要绝望了,李世民用心良苦的功臣阁楼也没起到甚么卵用,一向被管束着的李承乾一当上天子,率性起来还真让人无语。那些他看不扎眼的,打压的打压,罢免的罢免,且不说其他请辞的大臣,就连感念李世民知遇之恩的房玄龄的请辞,李承乾全都利落的御批了。这还不算完,王浩然回到杭州没几天就接到动静说魏征因进言过激,直接被李承乾贬为百姓并关入大牢。如此一来,单单功臣阁楼二十五功臣中还存活的就去了大半,这些可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啊!王浩然都开端思疑这强大的大唐真够李承乾这个败家子折腾吗?
等李承乾即位以后,王浩然便和李泰彻夜分开长安回杭州,李承乾即已正式继位,很多事都将产生大变,一定就不会难堪李泰。
有去就有来,有降就有升,李承乾多量重用亲信的同时,恩科百人也都遭到了重用,此中另有一个被授册为中书令,正三品。
王浩然对这恩科百人算是放心了很多,自从恩科百人之一陈老的遭受以后,这些人总算学乖了很多,特别是颠末端此次大洗牌,对王浩然的周遭之说可谓感悟很多,引觉得戒。
王浩然不可否定的是,就算他再如何不肯意插手朝廷中事,可他已经深陷此中了。临行前他就叮嘱刘翔宇要密切存眷朝廷静态,特别是野心勃勃的侯君集和即将被打压却一样有着不小野心的张亮。跟李世民一样,王浩然对李承乾的希冀不高,能守成绩好,归正大唐气力薄弱,养几个庸君也没题目,没需求去希冀代代大唐天子都能贤明神武,轨制摆在那边,那这就难以制止的。再说,王浩然有豪情的只是李世民、李泰、程咬金等人,并不是大唐这么一个名头,将来大唐如果改朝换代,王浩然或许还会鼓掌喝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