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弘文学士[第2页/共2页]
能来弘文馆里教书的学士,一个个天然都是名声在外的大儒,李世民就曾封过孔颖达、魏征、长孙无忌等报酬”弘文馆十八学士”,但是这些人一个赛一个的位高权重,谁也不至于放动手中的国度大事来弘文馆陪这群纨绔后辈读书……何况平常在弘文馆就读的也只要三十余人,也用不着那么多教员,以是真正在这里教书的教员,只要两个。
这像是一篇赋啊。
陆绩淡淡地一笑,拱手退出了房间。
谁知这才说了一句,陆绩的第二句话却俄然一转,锋芒就在这毫不经心之间露了出来。
传道受业解惑,这是韩愈将教员这一职业做得最为精炼简练的总结。魏征和孔颖达听了以后不由得都怔了怔,或许对先人来讲这是一句极其熟谙的话,但对他们而言,倒是新奇诧异非常。这一句话直指教员的感化,听得二人齐齐点头。
面前这两位,才是真正的盛唐名流。
弘文馆是除了国子监以外另一个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处所。如果说国子监相称于大唐教诲部的话,这弘文馆就近似于国度图书馆之类的。国子监在古时候是中心官学,是中国当代教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也是教诲行政机构,主管当时国度的教诲政策和目标。
瞅了瞅面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大门楼子,陆绩心中忍不住生起了一丝怪诞之感……
“全文容下官归去揣摩一下……魏大人,下官这表示您还对劲吗?”陆绩拱手道。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前后生于吾乎?”这句话罢,陆绩淡淡地看了魏征一眼。
陆绩无语,全文那么长,又不像诗词那样合辙压韵,鬼才记得住啊!
…………
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事情者一向都在思考的题目。
“……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有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世人,其下贤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除了两位学士和三十几名门生,这里大抵另有二十几名文吏卖力校订、编辑图书,毕竟办学只是其次,编辑图书才是国度图书馆的首要职责。
幸亏魏征也是风里浪里过了十几载的人,只是淡淡转移话题道:“看模样是篇长赋,全文呢?”
孔子是中国千百年来最驰名的教诲家,他平生的教诲理念都是在丰富门生的精力天下,教诲弟子们仁慈、人道、互爱、志向,是一个努力于通报思惟的巨大教诲家。可在陆绩糊口的当代社会,教员扮演的更多则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特别是像陆绩如许的大学教员……
魏征沉默了很久,这才淡淡地一挥手道:“下去吧,我和仲达谈完事便让他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