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36章 第四部海上丝路 2、出奇划策[第2页/共4页]
吴襄成心偶然地,还想从汤景佳耦的那五万两银子里,再划拉一些,笑道:“大官人不要客气,此次回南京,我想把和沈家蜜斯的丧事办了,大官人固然戴罪之身,不好抛头露面,给兄弟我添点箱就行,呵呵。”
汤景明白了吴襄的企图了,问道:“莫非你还跟张大学士有甚么干系,你能帮吴学政弄个尚书铛铛不成?”
听朱辉这么说,汤景来了兴趣,盯着吴襄问道:“吴公子,到底如何回事,说来听听?”
吴襄趴在汤景的耳边,低声说道:“兄弟我跟着杨公子到了京师,可真没白混!吴学政在江南贡院原地踏步很多年了,早成心机到京师活动、活动,像他这类资格,要不是海瑞压着,早就弄个侍郎、尚书甚么的铛铛了,你把这些老山参卖给吴学政,我敢包管他会出大代价!”
当时,汤景把能想到的词全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恨不得顿时就独占花魁,如果不是朱辉跟着拆台,本身就承诺了下来,过后,汤景曾经懊悔不已……
“五万两,让他做梦去吧!”吴襄不屑地答道。
“哎呦,这是仙物啊!如何能用银子来衡量呢?我看,光包里的这些参,就能把你家那座老王府再买返来。”吴襄点头晃脑地讲道。
听着大舅哥又吹起了牛皮,朱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何氏夫人把手中的包子放下,也抹起了眼泪,其心中的痛苦无人能懂……
信国公、襄武东瓯王汤和,是当年跟从太祖打天下功臣中,独一得以保全的建国功臣,在金陵城给汤氏先人留下了一座王府,一百多年畴昔了,汤家不肖子孙汤景把那座王府抵押给了兴记钱庄,以后被汤家的世交、江南吴学政给买了去。
朱辉看他们俩越来越没谱,劝道:“别说这些没有的啦,既然到了扬州,没有不回南京看看的事理,我们在都城的时候就传闻了,叔叔被抄家以后,有人火烧了翠花楼,信赖沈琦不会忘了叔叔对他的拯救之恩,或许二位mm就在沈府中。”
吴襄微微一乐,答道:“那是当然!当年,大官人和陈掌柜坐拥两家钱庄,开着丝绸织坊,市舶司发给你们十几条海船的引票,富可敌国,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汤大官人找如许的卖主还不轻易吗?”
“如何样?汤大官人。”吴襄说着,把汤景手中的老山参夺过来,低声叹道:“瞧这仙物,不消在皇后娘娘身上,那真是可惜了!唉,可叹隆庆老儿没福分,不过,汤大官人,你把老山参卖给老王府现在的仆人,我敢包管,这仙参化作雨露,还得落到皇后娘娘的身上……”
朱辉明白吴襄想说甚么,低声讲道:“不要再胡说八道了,现在,我们都是戴罪之身,讲那些大逆不道、以讹传讹的话,万一被人听告知了官府,恐怕我们都得斩立决了。”
听吴襄这么一说,汤景感觉有些事理,只是没有了解这和皇后娘娘有甚么干系,便问道:“莫非皇后娘娘看上吴学政了?”
吴襄倒也不客气,答道:“妹夫,我先替你保存着。”
“妹夫,你还别不信!你瞧这千大哥山参,也只要玉皇大帝才有这口福,自翻开天辟地以来,估计连彭祖爷也没尝过,如果不是人家努尔哈赤兄弟,冒着生命伤害从那些绝壁上采下来,大家间哪能见得着?可惜啊!隆庆爷已经御驾槟天了,早赶上了这仙物……”吴襄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抬高了声音持续讲道:“让那隆庆老儿夜御十女也不会有事,活成个千大哥乌龟都可没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