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谈判(下)[第2页/共3页]
秦王冷睨着我,仿佛瞪着我说下去。
“不过都是面和心离,投机张望之徒罢了。”秦王淡淡道。
我说:“殿下放心,圣上和太后现在只图保命,去凉州之事会一向保密,何时昭告天下,全由殿下决定。且就算圣上发诏,殿下真觉得圣上可一呼百应?前番东平王以圣上名义发诏,宣布沈延和广陵王是谋反,号令天下兵马共讨,可有半小我去攻打了长安?远的不说,就说那比来的扶风王、始平王,皆赋税充盈,兵强马壮,可有谁动了一兵一卒?诸侯王拥兵自重,占山为王,这等大义之事,无不想着别人赴死,独我保全。接下来的世道,唯强者可存,若殿下兵马孱羸,就算手中无圣驾,那些诸侯也不会放过殿下;而殿下兵强马壮,且有了尊王之名,便是大有可图。殿下以拱卫圣驾光复天下之名征讨中原,乃是全然大义,可占尽人望,何乐不为。”
秦王不睬会我的嘲弄,道:“你去了凉州,先前承诺的那帮手之事又当如何?那三张帛书之约,你也无所谓了?”
我笑了笑:“殿下若觉有我说的不对,尽可指导。”
他也看着我,目光严厉。
“淮水之滨,淮南最富。”秦霸道,“自古以来,江淮凡有大乱,无不先争淮南。远的不说,便说与钟离县相邻的临淮国,临淮王八千兵马,一旦成盘据之势,必先取钟离,再取淮南。”他看我一眼,“孤传闻,云氏那祖产就在钟离县,现在在一个益州孀妇手上,名叫云兰,是么?”
“与淮南何干?”我问。
我心想,此人记得的可真多。
我说:“殿下,此事干系严峻,主张既是我出的,我自当也要护送圣上才是。不然路上如果出了甚么变故,难道要误了殿下的大事。”
“扳倒东平王,不过是你计议中的第一步。”不待我答复,他持续道,“东平王垮台,雒阳无主,则诸侯举兵争位,此乃陷天下百姓于水火的大乱,若无人因势利导,便是一场毁天灭地的大难。这混战当中,谁破谁立,如何速战持久,你亦早有了筹算。”
“就算你对天下偶然,也总该惦记故乡。”秦王接着道,“淮南将如何,你也不在乎么?”
“云霓生。”秦王不紧不慢道,“有一事,孤甚想问你。”
“何事?”我说。
“非也。”秦王即答道,“你方才所言有理,孤皆可承诺。”
“若元初彻夜未曾来此,你会去凉州么?”
秦王愣了愣,似一下明白过来:“你是说杨氏和陆氏?”
“元初对天下无所诡计。此言但有半点子虚,那昌邑侯之子桓镶现在也不会被绑在顿时。”我说, “交给元初, 总比殿下亲身挟持更好。且凉州四周皆为殿下所围, 圣驾在凉州,与殿下攥于掌中何异?”
我猜得他会这么说,道:“此事,我须得归去商讨。不知其二是何事?”
我说:“我并未曾背信弃义。我分开上谷郡时,向殿下承诺的是扳倒东平王, 彻夜以后, 这承诺自会兑现。”
这话实在满是自发得是,我想将那每一句话揪出来辩驳,再加盐加料打单威胁,让这狐狸晓得我不是好惹的。
我本来的确并没有筹算分开,是公子的呈现,打乱了我通盘打算。
秦霸道:“你做事,老是为了元初筹算。前番你虽为大长公主做事,但从慎思宫中救出皇太孙和太子妃以后却并未交给大长公主,而是拿来为元初积累功绩人望。故而孤从子怀来信中得知此事时,便马上解缆往此地而来。从雒阳去凉州,这处渡口是必经之路,你若故态复发,定然会带着圣上和太后呈现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