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石燕(下))[第2页/共4页]
“元初战略甚好,公然见效!”桓瓖笑道,又转过甚来对我说,“霓生,此番你乃是首功,转头莫忘了向逸之领赏!”
我感喟:“算是可算,然我本日已算过一次大事,气数用尽,只怕再算不准。”
直到得了动静,我才松了口气。
公子打断道:“你与军士卜问凶吉时,曾说其象乃应在主将,逆则为祸,顺则为福。霓生,你卜的卦,也不作数么?”
商讨以后,三人决定留下桓瓖守城,公子与沈冲率兵偷袭。
我本觉得以沈冲脾气沉稳些,必也跟我一样主张扼守不出,没想到,他也主张去偷袭秃发磐。
关城的街面上沉寂冷僻,唯有城头火光绰约,在风中明灭。
“霓生,你见过疆场么?”筹办解缆时,公子俄然问我。
唐安忙打一下嘴,念叨:“尊神莫怪尊神莫怪。”说罢,赔笑走开。
世人皆惊。
公子将擦嘴的巾帕抛弃,目光灼灼:“留二百军士守城,其他人等,随我去寻秃发磐。”
我说:“此乃天数,我亦没法。”
公子为莫非:“可你是女子……”
本地军士中,不乏会说鲜卑语的边民,也有熟知石燕城地界的领导。将官从鲜卑俘虏口中问出了秃发磐地点。石燕城乃是钓饵,他不在城中,而是亲身领兵,藏匿在石燕海四周的苇海里。
我毫不相让:“公子既嫌弃我,便无良策。”
我在知名书看到过它的记录。它是羌人来夺遮胡关时,一个鲜卑守将留下的。当时那人贪恐怕死,连夜掘此隧道筹算逃脱,无法走至半途,土石塌下将他压死了。此事除了知名书中,别处均无只言片语提及,想来乃是鲜卑人的奥妙。至于那位记下此事的先祖如何得知,我便不晓了。他们喜好网罗各种秘密秘闻,书中列举了很多,我早已见怪不怪。
我笑笑,看向沈冲,却见他已经朝别处走开。
沈冲未理睬,只令人取来纸笔,要给荀尚写信。
沈冲神采凝重,道:“现下已入夜,如此看来,只能靠我等将关城收住。”
我说:“公子若想听,出征时须带上我。”
“公子切不成去!”我急道。
鲜卑人已被射伤无数,殛毙全然倒向一边。一个时候后,将官来报,入城的鲜卑人已全数断根。
“如此……”公子点头,半晌,忽又看向我,“霓生,在你看来,我此番战略如何?”
“此地狭长,秃发磐趁夜偷袭,一旦引至混乱,则可豆割围歼。”公子道,“且若遮胡关到手,将军突围回撤,便又要落入伏兵之手。”
“元初所言有理。”沈冲道,“秃发磐一起设下这般骗局,必是觉得遮胡关十拿九稳。我等趁夜突袭,必可攻其不备。”
公子看着我,目光不定。
“公子已胸有韬略,何必再问卦?”我促狭道。
公子正要开口,一阵风夹着远处的焦糊味刮来,他俄然面色变了变,走到边上,呕吐起来。
他竟然还去探听了我说过甚么大话,实教人气结。
我神采委曲:“公子不信我?那在公子看来,我倒是如何得知?”
来到这遮胡关会后,我一向狐疑此隧道还在。虽知名书中虽未提及方位,但那些新坟过分招摇,就差立个牌子说此处无鬼。可惜荀尚太蠢,也不睬会公子谏言,还未等我有机遇一探究竟,他便领兵解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