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泰山巍巍 淄水滔滔(5)[第1页/共2页]
晋平公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坐于座,哭笑不得。因为这位齐之田凭将军所言,令你无懈可击,细品他的每一句话,无不话中有话,俱都弦外有音――东方之大国,兵强马壮,千里沃野,物产敷裕,富渔盐之利;南有泰山之固,北有渤海之险,西有黄河之阻;齐桓公当日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成为中原之第一霸主……这与其说是在规劝,不如说是在威胁,是在警告。
场上的氛围由严峻而安静,由镇静而活泼,七国诸侯及其侍从,真想号令助势,但碍于交际礼节,不得不抑情敛行,故而厅堂里变得春季般的融融和乐。
田凭亦按剑而前曰:“如何,赵相国想先比试比试吗?不过约莫相国内心清楚,真反比试起来,您远非我之敌手,我先拿下你们君臣的头颅,以谢天下……”
田凭气度轩昂,说道:“请大王与赵相国切莫健忘,齐乃东方之大国,齐国后代,均系桓公、管仲以后,岂能甘为人下! ……”
说话间,未经通禀,闯进一个夜叉似的中年女人……
朝贡就如许不欢而散了,临拜别时,田凭恐晋于关隘处设有伏兵,向晋平公提出,为防山贼劫夺,蒙羞强晋,请赵相国为众诸侯带路,顺利通过险阻之地。晋平公满口承诺。
合法这时,院子里有人嚷:“如何样?生了吗?大人孩子都安然吧?快让开路,让我出来看看……”
就在这同一时候,田凭之父田书,正统帅齐军大战夹谷,杀得鲁甲士仰马翻。
田凭的这一席话很有震慑力,弄得晋平公欲发作,不敢,不发作,不甘,摆布难堪,狼狈不堪。
田凭慢条斯理地说:“道家之初创人老聃言道:‘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齐之君臣虽不敢妄称仁义,然先君桓公也曾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成为中原之第一霸主,故敢冒昧进言:天下之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倘大王能以此言为座右铭,律己办事,必将受益不尽,远胜任何人间珍宝!”
田凭深受这环境的传染,变得更加兴趣勃勃了,他慷慨陈辞道:“灼灼红日,皎皎明月,灿灿星斗,它们是那样的光亮,纯洁,巨大,但是,分开蔚蔚青空的扶托,便要一个个坠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赵武退后几步。田凭说:“赵相国也不想想,自古文事必有武备,面对虎狼之国。我们八国会以肉投馁虎,毫无防备吗? ……”
田凭拱手抱拳,微微一笑说:“大王何必性急呢。常言道,好饭不怕晚,大将押后阵,好戏压轴子。大王既说齐乃东方之大国,兵强马壮,沃野千里,物产敷裕,富渔盐之利,南有泰山之固,北有渤海之险,西有黄河之阻,最后一个呈献贡品,岂不是道理当中的事吗?”
有一名县令,爱民若子,一心为民着想,全意为民办事,为了百姓的好处,哪怕是赴汤蹈火,也甘心为之。一年伏天,大雨滂湃,山洪发作,泥石俱下,县令所居之宅,眼看为大水卷走,是数十名百姓,舍生忘死,冲上前去,救出了他八十岁的高堂老母和妻小儿孙。
田凭说完,仰天大笑,气贯长虹。
这一着数很出赵武不测,他竟一时反应不过来,只是前提反射般地瞪大了两眼,按剑而前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