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临榆关失陷[第1页/共2页]
“六叔,兵部是今早四更天接到的幽州总管阴寿发还的六百里驿传,据阴寿报称,沙钵略勾搭北齐旧将高宝宁攻陷临榆关是在七日前。”太子杨勇从袖中取出一份军报,拿在手中,答道。
那位年青将领随即转过身来,杨广见他不过年届弱冠的年事,与太子杨勇年纪相仿佛,生得金面钢髯,眉眼间乍一看,与杨坚倒有几分类似,浑不似杨勇那般清秀、儒雅,鲜明颇具武将之风。
武德殿门外,右卫大将军元胃亲身在殿口处扼守,他看杨广行色仓促地赶来,忙迎上前几步,抬高声音说道:“皇上有旨,王爷来了,不需通传,直接进殿便可。王爷,卫王、高仆射、长孙晟俱已到齐,你快进殿去吧。”
高颖见杨坚曲解了本身的意义,忙躬身见礼,向他讲解道:“臣不敢。方才臣不过是虑及南北两面同开战事,唯恐于朝廷多有倒霉,特地提示皇上罢了。据臣想,突厥结合高宝宁攻陷临榆关,幽州总管阴寿发还的军报当中却无促请朝廷增兵北上之意,多数是阴寿已有退敌良策,此为其一;其二,若论朝廷现布署于北境的兵力,幽州阴寿、并州虞庆则各统军五万,李充、韩僧寿所部加以来也有五六万兵马,兵力并非不敷,皇上与其另择统帅,增兵北上,不如颁下一道诏命,合北境统统兵马,共救临榆关,方为上策;退而言之,臣料突厥此举,大半是欲以此逼摄我朝廷向其服软献贡,题外之意应大于题内,仅就目前来讲,仿佛不宜大动兵戈。”
“皇兄,我方才奉旨回到长安,于朝廷和突厥之间的谈判景象还不甚了然,但据目前看来,突厥欲趁我大隋起始之机,出兵来犯,逼迫朝廷与其让步的企图非常较着。况临榆关地处长城要塞,又是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一旦落于突厥之手,则幽并等地皆无险可据,实已危矣。为今之计,臣弟愿亲率全军,驰援幽并,尽早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临榆关,方可保北境无虞。”杨爽不假思考地答道。
武德殿内,杨坚面无神采地高坐于当中的御座上,太子杨勇侍立一旁。在丹犀下,与尚书左仆射、新任伐陈监军高颖并排,站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年青将领,头戴帅字金盔,身披大红战袍,仿佛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而长孙晟因为品秩的原因,只躬身站立于二人身后。
薛世雄却像是事前晓得杨广要来似的,忙躬身抱拳见礼道:“皇上现在武德殿,王爷直接到武德殿报名求见就是,不必末将通传。”
“明达,依你之见,摄图此回率军攻陷临榆关,意欲何为?”杨坚声色不露地问杨爽道。
杨爽忙伸手亲身扶起杨广,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着他,呵呵笑道:“一年多未见,阿纵都快长成个小大人了。此后你尽管在晋阳坐镇,六叔替你统军上阵厮杀,我们爷俩一同对于突厥胡蛮去。”
杨广闻言实出于不测,顺势看了一眼长孙晟,见他神采凝重,蹙眉不语,不由得心中倒抽了口冷气:本身昨日才被诏准开府建衙,眼瞅着不日即将出镇并州,独当一面,莫非说仅仅过了一夜,父皇就变卦了不成?
“独孤,临榆关沦陷,你是欲要朕坐视不睬吗?”杨坚减轻了语气,诘责高颖道。
杨广听了这话,心中暗自迷惑儿:莫非父皇早就晓得本身要来,事前已关照过扼守露门的监门军直接放行。他顾不得向薛世雄探听究竟,转头向张须陀叮咛声:“你就在门外等着,照看好大青驴。”便仓促进了露门,径直朝武德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