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搜神记卷六(1)[第4页/共5页]
临洮大人
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为丈夫,与妻生子。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报酬王。丈夫化为女子,兹谓阴胜阳,厥咎亡。”一曰:“男化为女宫刑滥,女化为男妇政行也。”
石自主
彭生豕祸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情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①,通于五事②,虽动静起落,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译文】
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芜莱山南汹汹稀有千人声。民往视之,有大石自主,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上天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数千集其旁。宣帝复兴之瑞也。
【注释】
汉文帝十二年,吴地有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长三寸,左角长二寸,皆大二寸。刘向觉得马不当生角,犹吴不当举兵向上也,吴将反之变云。京房《易传》曰:“臣易上,政不顺,厥妖马生角。兹谓贤士不敷。”又曰:“天子亲伐,马生角。”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马①生子而死。刘向觉得皆马祸也。京房《易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上无天子,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译文】
【译文】
②炕阳:枯燥、枯涸,比方统治者残暴跋扈。
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郡芜莱山南面,闹哄哄的仿佛有几千小我的声音。人们前去旁观,只见有块大石头本身耸峙起来。高一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埋上天下的部分有八尺,有三只石头基脚。这大石头耸峙起来后,有成千只白乌鸦堆积在它的四周。这是汉宣帝复兴的吉兆。
【译文】
汉武帝太初四年七月,赵有蛇从郭外入,与邑中蛇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后二年秋,有卫太子事,自赵人江充起。
五足牛
夏桀的时候,厉山消逝了。秦始皇的时候,三座仙山消逝了。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国大丘神社消逝了。汉昭帝末年,陈留县、昌邑县的神社消逝了。京房《易传》中说:“山悄悄地本身挪动,将会天下大乱,国度灭亡。”畴前会稽山阴县琅邪山中有一座奇特的山,世人传言本来是琅邪郡东武县海中的山,当时入夜,又刮风下雨,一片暗淡,天亮时就瞥见武山在那边了。百姓感觉很奇特,因而称它为“怪山”。当时东武县的这座山,就是一个早晨自行消逝了。熟谙山形的人,才晓得它移到了这里。现在怪山脚下有一个东武里,能够是为了记录这座山的由来,才把它作为地名。别的,交州的山也移到了青州。凡是山迁徙,都是不普通的奇特征象。没有详细的记录交代这两件事产生的年代。《尚书·金滕篇》说:“山迁徙,是因为国君不任用有道之人,贤人得不到保举;或是禄位不掌于公室,奖惩不由国君,权贵之家门客浩繁,不成救药,就会改朝换代,变动年号。”
秦孝公二十一年,有匹马产下一小我。秦昭王二十年,有匹公马生上马崽死了。刘向以为这都是马生的灾害。京房《易传》说:“诸侯侵犯天子的权威,它的征象就是公马生小马。上面没有天子,诸侯相互挞伐,征象就是马生人。”
汉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现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京房《易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