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对新人[第1页/共3页]
几案上一杯清茶热气环绕,孔明徐行上前坐下,一手悄悄捧起,一缕暗香扑鼻而来,是那样的熟谙而又亲热。他举起茶杯,并没有啜饮,而是有些沉醉地放在鼻下深深地呼吸着,从那种熟谙的气味中,从那一抹光滑的触感中,伊人的体香、伊人的神韵,与当日那一夜绮梦中的感到毫无二致,仿佛伊人的统统都已经稀释在了这小小的一杯清茶当中,通过指尖,通过鼻翼,在向他通报着无尽的密意。
还是那片化不开的凝紫,但幽怨的箫音已经止歇了好久,如泣如诉的竹涛声仿佛也从哀伤中走了出来,鸟啭歌来,风浓雪聚,一种淡淡的高兴在氛围中缓缓地漫衍开来,如丝,不断如缕。
碧绿的茶韵,仿佛就是那一张清丽可儿的面孔。
孔明曼声长吟:“苍茫碧海鲲作鹏,扶摇九天。凌波微步、天外飞仙、休言无情叹。莫道仙凡独一念,夙世孽痴,早注三生缘。凌虚一渡银河间,杏黄旗乱,时空倒转,比翼有凤鸾。”
城上的刘勋晓得孙策英勇无敌,兄弟情深,天然恐怕兄弟有失,赶紧点起五千兵马随后出城,在后边遥遥保护。
说话间目光成心偶然地向方才阿丑所站立之处的青石上扫视一眼,嘴角下弯,似笑非笑。
在阿谁年代,同胞兄弟一同上阵者比比皆是,而孙策部下的这名偏将恰是如此。这边哥哥刚一落马,孙策还未曾从惊诧中回过神来,那边弟弟已经目呲欲裂,大呼着挥刀直出,直取刘宇而来。
没有看到阿丑的身影,孔明并不奇特,他与黄英四目对视,相互点头表示,并不说话,统统尽在不言中。
就在此时,竹林巷子上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沉稳衰老的声音随即传来:“孔明,别来无恙否?”
孔明:“求亲、还债、寻根!”
黄承彦:“为何而来?”
孔明点头:“往世此生,已无界。”
庐江城。
这是一次隔世的凝睇,相互的眼神交叉在一片莫名的空际,那边有他们共同的影象,共同的印记,曾经有过的缠绵,曾经不解的恩仇,那片空间看似无形无迹,却因为如许的一次超越时空的眼神交集而承载了难以尽数的密意。
大堂正中,庞大的喜字高悬其上,几案上卷烟袅袅,当日阿谁操琴的丫环席地而坐,舒缓文雅的琴声如流水般铺陈开来,如一缕东风拂面,让踏入厅堂的孔明心神一爽,顿时沉寂下来。
。。。。。。。。。。。。。。。。。。。。。。。。。。。。。。。。。。。。。。。。。。。。。。。。。。。。。。。。。。。。。。
伴随孔明出去的黄承彦也不客气,他摆手表示孔明自便,随即身形一转,消逝在了中门以后。
一旁的刘宇看得勃然大怒,也不出声,独自提刀跑下城楼,刘勋还没来得及禁止,他已经上马出城,来到了两军阵前。
人影呈现,恰是黄承彦。
黄承彦负手望天:“今夕何夕?”
两个年青人蓦地从缠绵的对视当中惊醒过来,阿丑脸一红,娇躯一扭,翩若惊鸿,倏然消逝在了身后的竹林中。只留下百媚丛生的回眸一笑,让桥上的孔明心神一荡,仿佛仙梦。
那座小小的竹桥,连接着小河两岸,连接实在际和梦幻两个天下。那位风骚俶傥的年青文士就这么悄悄地站在桥上,站在梦境与实际之间,目光澄彻,似已能够穿透统统,映照着虚幻、反衬着实在,超脱于半梦半醒之间,游离于六合万物以外,那一双眼眸当中,此时只要一个影象:一身黄色衣裙,风韵绰约、卓立凌波的一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