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宋道无疆 > 【第012章】 好营生

【第012章】 好营生[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里要多说一句,此时在江南各地,水稻的莳植已经早就跨入到了秧播期间。

黄昊被问得一愣,非论是他还是之前的黄大,仿佛都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只能茫然点头,黄二杆子便也直起家子,把手中的草人放下,伸手好似指导全军普通对着四周的农田一划,与黄昊道:“瞧瞧,咱家的地但是有整十六亩,撤除朝廷的税赋和给杨家的租子,以及杂七杂八的火耗,光是这一茬夏粮,便能攒下起码二十石稻子,打成精米也有十5、六石,再算上你娘种的春菜、秋菜,另有你爹我出去做技术赚的亨通,一年到头下来,起码能收得十几石米粮,2、三十贯银钱,细心算算但是比开店卖甚么汤饼赚很多了。”

当然了,不是说身为耕户就能免税,要真是如此这全大宋的农夫岂有不全数变成耕户的事理,只是说身为外来耕户,在税赋杂项上有所减免,但总量还是不低于本地订户(定居户)的,只是少了些费事罢了,因为总税和赋钱都容进了正项两税和租子里。

以是,就此时以黄二杆子为代表的很多农夫而言,种地这谋生但是比开店卖汤饼好多了!

你看,朝廷要在江南试行新法,他无能吗?朝廷和官方对《一条鞭法》批驳不一,又跟这华容县中杨家村里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少年有蛋的干系,那边有他置喙之地?

即便是喜好乱搞的宋徽宗也没人说他在稼穑上压迫太过,而仅是因为甚么花石纲把群众弄得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以是,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北宋期间一亩地步光是一季夏粮的产出就能达到四石摆布(约五百斤),即便要拿出四分之三交所谓的国税地租很有些肉痛,可一旦折算了总量和杂余,实在漏在农夫手中的残剩代价还是很可观的。

这起首,黄家是端庄的外来耕户,本身并没有背着甚么族丁税和地丁税,这两种税是朝廷的牢固税,专门针对的是已经落地生根的农夫家属,而外来耕户说好听点是自在民,说不好听就是盲流,能在此地待着便住下,待不住便走,本乡本土的胥吏不会闲着蛋疼寻他们这些流民找茬抽税,惹急了来个白刀子见红便亏大了。

其次是终究发明了本身作为穿越者所该有的福利,固然这个跟着“与此同时”策动的技术看上去比不了其他穿越要么带着甚么“全战体系”、“星际体系”、“电影体系”,又或者带着甚么堆栈、战舰、质料库,乃至直接关联“百度大婶”、“谷子哥大神”、“光脑智脑”的牛叉金手指,但这类近似于“上帝视角”的技术如何说也是很牛逼的,也与黄昊穿越前的作家职业技术相辅相成。

听得黄二杆子这么一计帐,黄昊也有些发楞,心说甚么时候种地这么赚了?这一点也不科学啊!

南宋绍兴十九年时,陈旉(1076-1156年)在其编撰的《陈旉农书》中提出,培养壮秧的三个办法是:“种之以时”、“择地得宜”和“用粪得理”,即播种要适时、秧田要选得的当、施肥要公道。

瞧着黄昊一脸端庄的点头,黄二杆子当即放声大笑,且笑得直拍肚子,瞧这模样怕是要笑破肚皮,见黄昊一脸懵逼,笑了一阵倒也停了下来,伸手挠了挠黄昊的后脑勺道:“好!好小子,跟着轩哥儿进了两趟城,倒也长进了很多,竟也晓得寻好谋生了。对也!黄大,你可晓得咱家一年到头能进账多少赋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