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决意(下)[第2页/共4页]
有些脑筋转的快的人已经是猜到了万岁爷想要做甚么,一时之间哀告之声四起,却见寿光天子一言不发,兀自嘲笑不已。
“丫头,你也要替他们讨情?”寿光天子眉头微皱。
“陛下,您要祭先烈将士以明都城军民之志,却不该该杀在这里。”一个声音俄然传出,竟是安清悠。
寿光天子点了点头,倒是甚么也没有对安清悠说,独自转过身看来一眼下头面色各别的众臣子,这才缓缓隧道:
“你毕竟是抱怨朕这个做寄父的,也罢,朕欠你这丫头甚多,欠萧家更多,这一次不让萧家的牌坊溅上血了便是。不过本日之事朕虽是前有运营,但对于先烈懦夫的祭奠崇拜倒是诚恳诚意,发诸于本心,这是你这孩子教给朕的……”
“陛下,现在朝廷恰是用人之际……”首辅大学士刘忠全瞧得不忍,出言相求。
“众卿,博尔大石来了,各位可有胆量,随朕一起去到那城墙之上看看北胡铁骑的模样?”
“停!”堪堪走到萧府地点的街口,寿光天子却猛地喊了一声停,望着前面已经被开道到清清爽爽的街面,缓缓地下了乘辇,就这么亲身下来一步步地走了畴昔。
“臣妇不敢。”萧家男丁几近是一门尽丧,安清悠又不是甚么圣母,对这些逃窜派主和派割地赔款派实在没有甚么怜悯之意。只是对于寿光天子却还始终心存芥蒂,真要杀人,菜市口御街前那边不可?恰好要选在萧家门口,这是用萧家那些战死者来作态造势么!
“自古大战之前,多有祭天祈运之说,按说这都城一战,打得是朝廷社稷祖宗基业,打得是我大梁国的江山国运,朕若要祭奠,不是去皇祠祖庙,便是去天坛地坛,但是这一次朕想换个别例换个处所,就在这建国立下来的最后一座忠烈牌坊下,和众卿一起追思一下我们的建国先烈,不祭六合,我们只祭那些建国以来死去的将士!”
“惶恐?朕也惶恐!朕花了这么多年的时候筹办这一场北胡之战,到头来却没想到落了个胡虏打到京师城下的成果。退不得啊,再退不得了……那博尔大石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熟知战法兵事,现在我们退避也好,迁都也罢,只要出了这京师的高墙厚城,你们说他是会持续攻打都城呢,还是绕过此处直接追击我们的撤退步队?流亡车队就算再快,比得过北胡铁骑否?大师无妨打个赌,赌我们不管是向哪个方向撤,北胡人会花几天时候把我们追上?”
武将行列中一片微微点头,之前很多主和或建议迁都“缓缓图之”的大臣们却一个个地变了神采。便在此时,俄然见萧家的大门收回一阵令人牙碜的声响,轧轧声中,那两扇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
寿光天子举头望天,缓缓隧道:“朕遐想太祖天子当年势,常常总有悠然神驰之感。但是这一句忠勇壮烈,背后倒是多少代人的抛头撒血!昨夜朕特地让尚书监查了查,自我大梁建国以来,萧家自其祖辈始战殁六十七人,轻重伤残者一百零五人,满门忠烈,当之无愧。诸卿,你们可有家中祖辈为国捐躯如此浩繁之数?”
鲜血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就这么打在大街之上的空中上,只听寿光天子振臂高呼道:“朕,大梁第八代天子,年号寿光,于此至无上敬意于诸将士先烈,昔我大梁建国之时,正逢中原祸乱,民不聊生,太祖天子揭竿而起之时,敢问诸先烈将士彼时可有兵马甲衣否?有充饥之食否?后我大梁立国以后,百余年年来为北胡所患,敢问先烈将士,诸战于北疆风雪黄沙之时,可有感喟悔恨于朝廷亦曾岁币和亲,为求一席之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