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献策[第1页/共2页]
三天后,船到湖州。
客岁在斑斓堂。他、韩希夷等数家少东,当着天下锦商的面向她认错,并许以重诺。只求她谅解谢家,给谢家一个机遇。那重诺。他从未曾对任何人许过;那承诺,换在场任何一家二流商贾,甘愿拿女儿互换或者支出更大的代价来互换;那承诺,不止方家一家给出,加上谢家足有四五家!但是她不为所动,也不管夏织造的居中调和,也非论江明辉和谢吟风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她说,“我甘愿毁了它!”
很含蓄,没有提谢吟月和谢家半个字。
当城门一翻开,他第一个冲了出去,然后在官道上放马疾奔。
只一想,那心便再次揪紧,让他透不过气来。
方初道:“高兄,从律法来讲,杀人偿命当然不消说;从我等几家纠葛和友情来讲,此案定不能草率行事,以免让人觉得方谢联手打压郭家;从大义上讲,郭女人对朝廷对百姓做出如此大进献,倘或被人委曲至死,郭家将是多么寒心?百姓们又会如何想?公道天理何存?”
高大少爷道:“但是她招认了。”
声音很轻、很轻,仿佛自言自语。
高大少爷笑呵呵地将他让进书房看茶。
高大少爷浅笑道:“贤弟说的是。为兄倒没有想到你是这般态度。”
半个时候后,方初来到高巡抚府邸,投帖拜访高大少爷。
如许的她,如何会杀人?
高大少爷看他的目光有些惊奇。
上了船,方初便将本身关在舱房里。
次日凌晨,天还未曾亮,他便起来了。
方雄忙命船进入船埠。
方初正色道:“江谢两家是死者亲眷,含愤急痛之心能够想见;郭家被指称杀人,如果委曲,那内心必定也不好过。唯其如此,官府才要格外对此案慎重,找出真正的凶手,让死者得以瞑目,让亲眷得以放心,让郭女人沉冤得以昭雪!”
他明白方初的意义:这是提示他要父亲帮郭清哑。
说完,便感觉身边蓦地静了下来。
他想起那纯洁不染尘凡的琴音,飘零在景江月下。
这一奔,半途只要吃干粮喝水便利时才略停一停。
方初道:“每年各地都会向朝廷申报,或孝子,或节妇,请皇上御赐牌匾嘉奖,旨在教养公众。郭家将织布机、纺车献给朝廷,行的是大义,得利的是天下万民,更该得此殊荣。若此案过后,证明郭女人是无辜的,巡抚大人向朝廷请奏,请御赐‘织女’称呼给她,便可安抚郭家,又可安宁民气,还可彰显大报酬国为民的襟怀,想必皇上定会龙颜大悦。”
方初想都不消想,这必定是他那好岳父的手笔。
******
两人遂会商案情,又隐晦提及各方反应。
高大少爷感觉这是场面话,有些摸不透他的情意。
方初果断道:“便是亲口承认我也不信!”
方初满含深意地看着他道:“为官者当为民请命、报效朝廷,这是本分。只是宦途险恶,一个不好便有颠覆危急,免不了不时如履薄冰。然若机遇在侧,却不能及时抓住,岂不成惜?”
一股揪心的疼痛猝不及防地袭来,使他说不下去了。
方雄来问:“大少爷,到湖州了。是直接去霞照呢,还是停一停?”
又想起在斑斓堂叱咤争锋的场合,她将织布机等献给朝廷,当场掀起狂澜,大家忙于算计的时候,唯有她温馨如常;牵着小侄女款款走下台阶的温馨画面,让人感遭到阔别纷争的安宁和澹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