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想好了再说[第2页/共2页]
叨教张大人,既然如此,那是内府的账记错了呢,还是你们的账记错了呢?
“记错了?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值十万四千两银子啊!
当时的耗损不小,华侈了很多。”张大人忙说道。
一向以来瓷器的烧制,银子都是从户部走。
张大民气里颤栗,这笔账是没题目啊!
大堂里的人也都相互看了看,是没题目啊!
并且我问过烧制青瓷的徒弟们,青瓷烧制不易,烧制青瓷的窑在短期内不成持续利用。
大师立即又都变成鹌鹑一样低着头了。
“虞横司主事是哪一名?”叶词典问道。
摆布两位侍郎也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
从烧制的用度上来讲,这笔用度完整对得上。
“二十三年蒲月,工部为威远军赶制一批棉靴,总计十万套,每套本钱在四两银子。
没错,她请了十二爷探听过了,当初这批青瓷要的的确很急,工部连着熬了半个月才把这批青瓷烧制出来。
莫非说,在那一个月内工部烧出了两批竹报安然青瓷?
叶词典也不恼,手指仍然指在那条账目上。
工部的官员心都提了起来,看这个架式,这是查出来甚么东西了啊!
“二十三年七月,内府指定虞横司烧制一批竹报安然青瓷,这笔账是张大人记的吗?”
内府每年都会从工部定制瓷器,有宫里用的,有赐给大臣家里的。
张大人刚想点头,就听到太子轻声说了一句。
张大人一听,立即直起腰来。
太子没有说话,只是表示叶词典持续说。
叶词典看了他一眼后,立即就指着帐本上的一处账目问了起来。
要烧出指定图案的青瓷难度更大。
青瓷烧制不易,陛下又要求是竹报安然的图案,更是难上加难。
“是!恰是鄙人记的。
“张大人既然这笔账记错了,那就当是记错了吧!那我们看下一笔账。
工部一向为三大驻军裁制礼服和棉靴,朝堂上的晓得的。
但是……
“记得!这笔账没有任何题目,三大驻军每年的礼服和军靴都是我们工部赶制的。
看着工部大堂外的漏刻到了巳时二刻了,太子身边的乔公公躬着身子出来了。
张大人,你也说了,青瓷烧制困难。
如何一次两次的,不管是内府还是陛下的私库,只要碰到和工部有关的账目了,都会呈现这类环境呢!”叶词典不缓不慢的问道。
微臣不敢扯谎。”
“应当……应当是臣记错了!”张大人还是跪伏在地上。
眼看着大师会商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上面的太子悄悄叩了下案几。
张大人一听,赶快拱手施礼。
一身竹纹翠绿窄袖立领官袍的叶词典端坐在左边的案几前。
只是他的身子瑟瑟颤栗。
这笔银子张大人记得吗?”叶词典持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