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十里长亭送公孙[第1页/共2页]
宋江送走公孙胜,回到营中,心中如有所失。
公孙胜的拜别,让宋江心头空落落的,感受仿佛落空了甚么。
三十五位天罡前后到了,却唯独少了黑旋风。
作为梁山的核心,宋江、吴用、柴进三人更是难掩心中不舍,对峙要亲身送公孙胜一程。
公孙胜换上麻鞋,背起褡裢,内里只装着衣物干粮,梁山众兄弟的金银他一文未收。
柴进则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枚精美的玉佩,递给公孙胜:“此玉乃我家传之宝,愿它能保道长一起安然,也作为我们兄弟交谊的见证。”
宋江端起酒杯,缓缓站起,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诸位兄弟,本日我们齐聚一堂,非为庆功,而是为送我们的好兄弟公孙胜道长一程。公孙道长自上山以来,屡建奇功,特别是与辽一战,若非道长法力无边,我等恐难逃此劫。此等恩典,宋江铭记于心,梁山高低,亦当永志不忘。”
宋江心中一颤,这差使如何来得如此俄然?莫非出了甚么事?
他们站在长亭边,久久不肯拜别,直到公孙胜的身影消逝在茫茫天涯,只留下那条蜿蜒的古道,见证着这场情深意重的拜别。
卢俊义对云霓道:“那卢环那边去了?如何没来?”
宋江只好道:“兄弟且慢行,我中午略备薄筵,以送兄弟。”
正说着,只见公孙胜已经进入了中军帐内,向宋江等世人行了个礼道:“师父罗真人之前曾叮嘱我,在送兄长回京后,便返回山中持续修炼道法。现在兄长已经功成名就,我也不能久留此地。是以,我决定向兄长和大师告别,归去修道并照顾年老的母亲。”
“哥哥,记得常返来看看!”
他再次向三人深深一鞠躬,回身踏上了北去的路。
他双手合十,再次向世人深深鞠躬,眼中闪动着泪光:“诸位兄弟,保重!公孙胜虽去,但心永在梁山。愿我们他日江湖再见,还是那番豪情壮志!”
鲁智深粗暴的声音在厅内回荡:“公孙哥哥,洒家舍不得你!但哥哥说得对,你有你的道,俺们有俺们的义,只盼你一起顺风,他日有缘,再聚梁山!”
“道长,一起顺风!”
话说第二日一早,宋江调集世人到中军帐议事,点了点众将官,独少了卢环、任原和公孙胜。
他们并肩走出聚义厅,穿过熟谙的林间小道,直至十里长亭。
“诸位兄弟,公孙胜何德何能,得诸位如此厚爱。我虽拜别,但心仍系梁山,愿诸位兄弟持续秉承忠义,共图大业。这酒,我干了!”
宋江未及细思,当即起家迎了出来。
公孙胜一一婉拒,但兄弟们情真意切,已然悄悄放入他的行囊当中。
跟着公孙胜的身影垂垂远去,宋江、吴用、柴进三人终究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言罢,宋江眼眶泛红,一滴泪珠悄悄滑落,滴落在酒杯当中,激起一圈圈波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渐入序幕。
“兄长放心,公孙胜自会保重。只是,梁山的将来,在你们三位身上,牢记度量行事,见好则收。”
宋江紧紧握住公孙胜的手,声音颤抖。
正在此时,俄然有人来报:“报宋头领,东都城差使前来,请头领驱逐。”
“公孙兄,保重!”
说罢,一饮而尽,尽显豪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仿佛连大天然也在为这场拜别冷静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