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复仇之火(一)[第2页/共2页]
四平城位于松辽平原中部,是连接东北三省最首要的铁路关键之一,中长铁路和四梅、四洮三条铁线路在此汇合,地理位置非常首要。如果这里失守,那么伪满洲国的“都城”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地点的新京将无险可守,关东军不得不抽调新京、沈阳和哈尔滨兵力尽力向四平声援。
实际上关东军高层也明白他们在远东的顽抗并没有多粗心义,支那军和“德奥鬼畜”们已经在琉球登岸,并开端打击日本本土,如果本土沦陷了,那么他们死守满洲又有甚么用呢?在这场战役开端之前,关东军就对战役远景信心不敷,制定了退守东部山地,仰仗天时恪守朝鲜和远东的计谋。
这场战役,在进入1942年后产生了庞大的窜改,轴心国联盟在各个疆场获得庞大胜利,就在远东疆场下水兵打击琉球的同时,中国国防军也开端了全面光复东北的作战行动,并且欧洲疆场上也是捷报频传。
...
第16个人军和第22个人军则在林西展开,从摆布两翼冲向开鲁、通辽,直逼四平街,企图堵截日本关东军奉天与新京之间的铁路联络。
在东北疆场,火线总批示蒋方震把冲破点选在了日军防备相对亏弱的西辽河平原一带。别的一带的北线个人三个个人军近50万雄师则沿中东铁路东进,穿越大兴安岭,直扑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向北满方向打击。
在严格的实际面前,朱亚什维利不得不开端屈就,并派出一个奥妙的代表团,在斯德哥尔摩与德奥代表停止闲谈,筹办与轴心国伶仃媾和。
战役停止到现在,日本军方高层已经没几小我还会以为日本会获得最后的胜利,现在内阁的题目是如何能够面子地结束这场战役。但中国人却底子不筹算给东条当局保存一些“脸面”,提出的和谈前提是日军退出远东、满洲、朝鲜、台湾和琉球,这等因而要日本帝国放弃积年来扩大和对外侵犯获得的统统“服从”,是不管如何也没法接管的。
跟着关东军总参谋长笠原幸雄的声声响起。作战室里的参谋们敏捷将最新环境标注在沙盘上。梅津美治郎则冷静的盯着沙盘,一向默不出声。
不过,中方打击兵力薄弱,歼敌的机遇并不好找。(未完待续。)
在德军强大的装甲集群面前,苏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被完整击溃,兵士们一股股分离向后撤退,在德军坦克个人的打击下,崩溃在白俄罗斯广饶的田野上。
和谈有望,这场战役还得持续打下去。
“蒋将军不愧是帝国士官黉舍的高材生,气势不凡,一脱手便是上百万雄师,涓滴不给我们任何机遇。”美津美治郎摇着头,“最令人奇特的是山海关一线。支那人在这一线有近70万雄师,却一向没有大行动,支那军的守势虽猛,但其精锐的第1个人军,第5个人军,第9个人军和第13个人军却没有呈现在疆场上。很明显,支那人诡计合围我们在山海关一线的近30万主力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