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2页/共2页]
“殿下,待你自北地还国,便是这大唐风云为之色变的时候,我等着那一天。”一阵轻风拂面,吹动了岑文本的衣袂,也带走了他嘴角的喃喃细语。
不是,毫不是。
秦叔宝的军略也许比不得李靖和李绩等人,但他一身武力冠绝全军,除尉迟敬德外,无人能与他平分秋色,如此人物,李恪岂敢骄易。
不过幸亏秦叔宝早有筹办,在李恪上马以后,秦叔宝对李恪道:“此马乃是宫马,温驯非常,殿下只需夹紧马鞍便好,末将为殿下带路。”
大唐与突厥两邦交兵,本是武臣之事,大唐即使兵寡,可秦叔宝、尉迟恭等人亦非贪恐怕死之辈,可他们却受制于关中情势和李世民的旨意,不能出城迎战,反倒要靠李恪这个孩童来与突厥乞降。
这是皇子亦或是亲王的身份能带给他的吗?
李恪看着面前的场景,眼眶竟不由有些潮湿了。
李恪自问,他自请为质并非一片公心,乃至他本身打的小算盘居多,他未曾想到,满长安的百姓竟如此待他。
#送888现金红包# 存眷vx.公家号【书友大本营】,看热点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秦叔宝何许人也,当朝翼国公、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功劳无数,这般人物竟会亲身为李恪牵马执镫,实在叫李恪惊奇。
启事无他,只因秦叔宝身份不低,并且勇冠全军,战必登先的他在大唐军中的威名实在是太高了。
突如其来的一幕倒叫李恪有些犹疑了。
月余之前,李世民方才即位之日,李恪曾主动上前向秦叔宝伸谢,秦叔宝顾忌李恪的身份,尚且决计冷淡,哪有本日这般模样。
一边说着,秦叔宝竟又亲身拉过马缰,牵马白马走在了前面。
民望这类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常日里看起来乃至没有半点感化,但一旦到了关头的时候,却有着非比平常的意义,而本日,李恪的民望已经远超其他皇子,乃至是太子李承乾了。
“大将军乃国之干城,李恪不过一介孺子,岂敢叫大将军屈身。”当今天下,能叫秦叔宝牵马的恐怕只要天子李世民了,李恪见秦叔宝竟然为本身牵马,赶紧回绝道。
李恪看着面前的一幕,上千人整齐齐截地施礼跪于地下,心中一颤。
秦叔宝见李恪回绝,拍了拍坚固的胸膛,一脸正色地回道:“蜀王为质,乃是代天下受过,莫说是叫末将牵马,就是踩末了将这颗脑袋登马,末将也绝无二话。”
就在这不经意间,庶子与嫡子的沟壑已经在被逐步填平,仿佛也不似那边不成企及的通途了。
如此看来,大唐军方确切欠了李恪一个不小的情面,这一点倒是李恪先前所未预感到的。
“谢秦将军。”李恪对秦叔宝到了声谢,便要踩着木凳骑上一旁的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