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谁去送信[第1页/共3页]
如果要请老爷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就需求一个合适的来由。
这么一说,童嬷嬷也不踌躇了,拆了信封,把她给老太太的信取了出来。
曼春见她说话诚恳,就道,“那边有凳子,你本身搬来坐。”
定下了款式尺寸和木料,曼春叫童妈妈给木工娘子拿了一两银子做定金,取信家的就叫了身边跟着的一个小丫头送了木工娘子出去。
曼春想了想,“恰好我还想着叫木工打些别的东西,既然来了,就叫出去吧,西配房空旷,你们就去那边量尺寸吧。”
取信家的出去给曼春磕了头,曼春叫小屏给她搬了张圆凳,“这还下着雨,天又冷,如何就过来了?”
童嬷嬷走在最后,反身又把门锁上了,曼春站在夹道里,见角门劈面另有道门,就问,“这是通向那里的?”
曼春穿了厚衣裳坐在正堂里,童嬷嬷怕她吹风受凉,就挪了架屏风挡在门口。
裁缝娘子给童嬷嬷量着尺寸,忍不住扭头细细看了两眼唐曼春,取信家的眼尖,上前挡住了她的视野,笑着问她,“量好了?”
若纯真只是嬷嬷写给儿子的家书,还能够通过老爷的干系找人带信,可这里头另有她和童嬷嬷别离写给青州老太太的亲笔手札,信里不免触及到了唐家内帏,交给外人就不当。
“甚么?这如何行!”曼春吓了一跳,童嬷嬷一介妇孺,没有安妥人护着,她如何放心让她出远门?
童嬷嬷道,“这如何不可?不能交给外人,叫府里的人去送信也不铛铛,我暗里给那边的老太太去信本就是不该当,女人又如何跟老爷解释呢?可不就只要我去走一趟了?”
曼春感觉此民气很细,“我倒是没想到,那就打些吧,要有大有小。我还要做个绣架和挂线的架子,你家里能不能做?”
童嬷嬷就去开了西配房的门,对小屏道,“你们先量着,我一会儿再过来。”二女人要叮嘱木工娘子,总不能没小我陪着。
小五道,“这仿佛是客院的小角门,”她抬高了声音,“传闻南星让太太给发配到客院跟着她娘莳花了。”
曼春拿起墨锭在砚池里悄悄滑动,实在……告状甚么的她还真没想过,毕竟就是不提安平侯府,仅凭着父亲的官位,也不是青州王家想如何就如何的,何况另有太太身后的都城王家宗房压抑着,青州和泉州相隔着几千里地,他们还能跑泉州来替她出气不成?便是宿世她被太太作践成那样,他们来了泉州不还是连面也没见着就被太太赶走了?
宋大师的正跟裁缝娘子筹议着选料子,小屏和小五在一边叽叽喳喳群情着做甚么款式用甚么色彩,世人见她来了,纷繁过来见礼。
曼春见她一脸的跃跃欲试,心知她的心机恐怕早已飞到新衣裳上头了,笑道,“晓得了,”转头问童嬷嬷,“那匹樱桃红的料子给她们俩了没?”
外人用不得,熟人就更用不得了,如果从家里找个可托的人让他专跑一趟青州送信,安妥是安妥了,可童嬷嬷只是家里的仆婢,只凭她恐怕还没有如许大的面子――除非奉告老爷真相。
木工娘子一边听,一边点头,等曼春说完了,她问,“听蜜斯的意义是要放些邃密东西,不如打些小匣子,装东西也便利。”
“就在西屋放着呢,想着这一两天裁缝就要过来,就没费阿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