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创立根据地[第2页/共2页]
刘安的这个承诺,对他们来讲具有极大吸引力,最固执的乡民也不能不考虑。
乡民群情纷繁,本觉得是半夜返来的刘平有大事宣布,或者商讨,不想倒是毛头小子刘安在敲锣。
乡民这些年想种田没地,湖边捕鱼又卖不上价,一条六七斤重的大鱼,五文钱都卖不出去,没地种粮,又没钱买米,能活到几时,全看天意。
这下有技术在身的欢畅了,只会打渔种地的也放心了,两成公粮相较于上缴官府综合下来超越五成的税赋少了一大半,可轻松太多了。
动静传开,当天便招收保护队队员二十二名,分派给梁秋练习办理。
半个时候不到,全寨二十八户人家全数插手天道社,男女长幼一百一十六人成为初始社员,全员享用天道军口粮报酬。
这些赋税撒出去,少年刘安在极短的时候内就成了红枫寨主心骨,将一百余人凝集在一起。
二叔公第一个上前,刘安从木箱中取出一锭纹银交在他手里,“二叔公,天道社船厂就交给你办,不管大船划子,先造十条,用钱去找欢欢领。”
鸣锣议事虽是端方,但破钞时候,而乡民困苦,一年到头,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不为活命而驰驱劳累,时候何其贵重,随便敲锣,没个说法,乡民岂能甘休。
“二叔公说的是,莫觉得把你爹从湘阴接返来就了不起了,敲锣有敲锣的端方,你不晓得?”
第二天一早,太阳方才升起,刘安便敲响寨中铜锣,将寨中各家主事聚在稻场。
但他们也晓得,白花花的银子和粮食不是白拿的,要支出呼应代价,这代价能不能接受得住?
世人闻锣响来到稻场,不见寨主刘平,只要刘安和一群陌生外埠人在场,顿时牢骚满肚,当即便有父老发难。
旗号上两个血红大字“天道”,在晨光中非常夺目!
领到白花花的大米,全寨高低无不欢畅,说是十天口粮,若精打细算,吃一两个月都没题目。
刘安平常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乡民气里的印象就很不好。
“各位叔伯长辈,一大早把大师叫来,确切有些冒昧,我先给大师赔罪。”刘安说完,向一众乡民躬身见礼。
刘安的目光从乡民或是迷惑、或是惊奇、或是惊骇的脸上扫过,随即宣布:“插手天道社,非论男女老幼,每人每天口粮一斤半,每家每户纹银十两。”
木箱翻开,乌黑的纹银光芒在晨光下非常刺眼,刹时就将乡民们的目光完整吸引。
眺眼了望,刘安信心实足!
“之前红枫寨不交税不纳粮,好不风景。而现在一百多人只能靠三十多亩荒滩薄田度命,碰到灾荒就饿死人,实在艰巨。”
“红枫寨几十年,端方不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