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除夕[第1页/共3页]
喝了几杯酒,杜海又持续繁忙,婆姨在一旁帮手递个东西甚么的。这女人床上床下都是刻苦刻苦,缺点是不会说关中的话,杜海一点一点的教呢。杜海也是蓝田人,在此戍边,受伤了也不肯意一小我归去。说是等着其他兄弟一起,不管死的活的,一起回家。
杜海这才点点头,那婆姨挨着凳子,坐了半个屁股,李诚不再说啥。
“啥?”李诚一脸的懵逼,这两货竟然跑去大宝剑了?
“就说大过年的,一起热烈热烈。都是关中老乡,故乡离着就几里地,在这地界亲着呢。”
殊不知,李诚是个当代人的草根灵魂,对待任何人都不会有高人一等的自发。
李诚没焦急归去,而是又下了四把椅子的订单,图样画好递给杜海:“此次不焦急,渐渐做。”杜海接过图样,看着拱手深深作揖:“多谢大郎赏口饭吃。”
弄的差未几了,李诚想起来了,踹了正在偷吃包子的牛二贵一脚:“去,把杜海和婆姨请来。”牛二贵嘴里还在嚼包子,呜呜呜的回声出去。没一会又转头:“该如何说啊?杜瘸子死倔死倔的。”
因为赶工,桌子椅子就面上刨了,其他部分很粗陋,内里都没刨,用手摸糙的慌。
“嘿嘿嘿,这不怪二贵,是我,瞥见瓦窑的门前站的婆姨,内心就跟猫挠似得。”钱谷子放下酒坛子,一个劲的作揖说软话。
李诚笃在不想回虎帐里阿谁低矮的土坯房,哪怕有火炕也不喜好那种压抑。
钱谷子和牛二贵低下了头,李诚这是体贴他们,怕他们亏损呢。
杜海号召婆姨出来,弄了个火炉热酒,下酒菜是肉干,用刀子割了,渐渐的咀嚼。
牛二贵承诺一声去了,你还真别说,没一会杜海就来了。身后跟着一个低着头走路的婆姨,站在门口也不出去,打量一番边上的柴堆:“筹办的很多嘛,烧的完么?”
晚餐是面疙瘩汤,高汤打底,加点葱姜,一人一大碗,吃的稀里哗啦。李诚分外的记念酱油和醋,感受糊口就算再好,却了这两种东西,也就缺了好些滋味。
李诚见状笑道:“看甚么?一个炕上睡的兄弟,你们去厮杀,我留下来成心机么?”
“这两个家伙,如何去那么久?”李诚忍不住吐槽的时候,杜海悠悠的在身后说话:“瓦窑里欢愉去了,看辰光也差未几该返来了。”
杜海点点头,没再废话,看着桌子上摆的两个大陶盆,热气腾腾的,上面还在烧火,忍不住吸了一下鼻子:“这个好,吃热乎的。”转头看看站在角落里的婆姨,皱眉道:“愣着何为?帮手找点事情做。”
屋子里很温馨,只要杜海用凿子收回的嘟嘟嘟的声音,李诚坐在马扎上,看了一会就无趣的扭头,看着院子里的落雪。凌晨起来,院子里的雪清理过,现在又积了一层。
等候是无聊的,杜海在李诚面前是个闷葫芦,他婆姨端来一碗水又出来了。
李诚想起来了,贞观十年春,李靖作为大总管,率部挞伐吐谷浑,闰四月,李宗道首战得胜,蒲月里在乌海追上了伏允并击败之,后续的作战另有一段,唐军打到了且末(今新疆)。期间各种艰苦,看看这几位,想不参战都难了。接下来要好好筹办,为这一仗能活下来。
“这算个甚,简朴的很,是个木工看到模样都会做。等回到关中,我们再好好喝一杯。届时还得费事你。”李诚虚抬一手,算是扶起杜海。微微拱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