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怒斥藤兰[第2页/共4页]
但是孔融却仍然安之若素,凭几读书,晓得兵败以后才出逃,投奔山东曹操而来。
“武安国将军,你断腕以后,甘心归隐田林,如此懦夫行动,也底子不值得我尊敬,名将当持三尺剑,战疆场,拼一个日月,换后代福荫!”
太史慈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而我们的袁耀童鞋的神采刹时就变黑了,这话听着如何就这么刺耳呢?
“哈哈!”袁耀大笑不止,“董卓对蔡邕、孔融等很重视皋牢,但是这二人却都放心受着董卓的礼遇?如果真的尊崇汉室,莫非不是会站起来指着董卓的鼻子痛骂吗?就算你说孔融与董卓分歧。!”
“痛饮一番?”袁耀转过甚来,目光紧紧盯着武安国,向前走了数步,很诚心的问道。“结庐三年,你在庐江避世不出,整天痛饮一番,痛饮一番……不肯出征交战天下,将心中安国的抱负埋下,你心甘吗?”
“你又是何人?”就在这时,武安国俄然大声问道,他固然已经不再上阵杀敌,但是身上的那股子煞气倒是涓滴不减,让袁耀在深思中突然被惊醒。
“他是后将军(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候袁术的称呼)的儿子。”太史慈对武安国的性子见怪不怪了,嘿嘿笑道。
嘶,这很多疼啊。
“另有,我也不会讲一个整日将尊汉挂在嘴边,却甘心卑躬屈膝折煞风骨的读书人!哈哈。”
武安国哑口无言。
“如何?”袁耀停下步子,问道。
“不欢迎!走吧。”接下来的武安国更加直接,直接对袁耀下了逐客令。
“信口雌黄!孔将军当初与董卓分歧,曾数次触怒董卓,这莫非还不是忠义吗?”武安国当即辩驳道。
“现在天下大乱,各方诸侯盘据称雄,汉室?名存实亡罢了!袁绍,曹操,孙策,刘勋,刘表,刘备……天下枭雄四起!以尊崇汉室为借口,公开中干的肮脏事情还少吗?我并非成心贬低你的孔融将军,天下局势,自古以来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何进入宫以后,大汉已然名存实亡。你感觉各方诸侯当中又有哪个甘心匡扶汉室?”
再顺一下孔融,孔融前期北海为相,以后袁谭受袁绍的指派,打击北海,两边战役自春至夏,到最后乃至兵士仅剩数百人了,流矢像雨一样漫天而下射来,城内短兵相接。
“但董卓废帝高傲,睚眦必报,杀了多少人?孔融真要触怒董卓,董卓岂能容他?”袁耀一席话信手拈来,底子不带停顿的。
“袁将军留步!”武安国顿时被袁耀佩服了,刚才袁耀一席话说完,武安国才发明,孔融忠于汉室只是口头所言,并且实际施为并没有做到。
<
“那孔融又如何?”袁耀开口了,你不是骂我是反贼吗,那我就反问一下你!
然后就是北海孔融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馈送赠礼作为请安。公元193年,管亥暴动,孔融被管亥困于都昌,太史慈从辽东返家以后听到母亲对他说孔融的仁义之名,太史慈北海报恩。
这时候袁耀持续道,“武将军将汉室放在嘴边,将孔融尊汉放在嘴边,你可还记得左承祖?”
“好,”袁耀气极反笑,“那我就帮你说说孔融的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