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佛道昌隆[第2页/共2页]
文雍的眉头一皱,向福安叮咛道:“去添些香油钱,趁便问问寺里僧浩繁少,田产多少。”
老妇人带着两个孙子下了马车,向文雍称谢道:“老身多谢这位公子相送。”
与老妇人道别以后,文雍并未急着跟从人潮进入寺庙,而是在庙前不远处极目远眺。
“公子,这……”
福安久在深宫滚爬,如何发问心中已有计算,傲气道:“我家公子身份高贵,甚么都要最好的,传闻悟灵寺是四周最大的梵刹才来参拜,哪知大失所望,这寺庙看起来才这么大点,僧众更是难见。这四周另有比悟灵寺更大的梵刹吗?”
当然,悟灵寺是最大寺,不能将其作为模板统计别的寺庙,但是大略估计了一下,文雍本身也被这个数据吓到,这还只是长安一地,那别的处所呢?
福安取来香烛,扣问道:“公子,我们不出来吗?”
寺庙大殿都是顶尖的云檀木作梁,殿中挂满了琉璃玉盏,三尺宽的鲛绡宝莲佛幡从房梁垂下,帐上遍绣着金丝银,风起动幡动,烛光亮灭间大殿金佛如坐云山幻海之间熠熠生辉俯瞰众生。
梵音阵阵,很多的信众都跪倒在原地,虔诚的叩首祈福。
老妇人遗憾的说道:“不瞒公子,老身家里没有甚么贵重的东西,没法像大老爷们那样为佛祖重塑金身,就只能拿这个前来供奉。”
福安抱怨的声音从车帘别传来。
文忻听出了文雍心中躲藏的不满,谨慎的说出了本身的观点,“六合鬼神,利国益民则立,损国害民则废。”
文雍心有不忍,叮咛道:“福安,把阿谁老妇人和他的两个孙子请上来。”
自古僧道是不税的,也就是说全部周朝的赋税根底已经不知不觉被砍掉了大半,一想到文护老贼本身也信佛,还成心将其奉为国教,文雍不由心中暗骂:“文护你个蠢才,这就是你管理的国政。”
就在此时,佛音从后院传出,声音划一直贯云霄,如同万人齐唱,其声之雄排山倒海惊得飞鸟只得在上空回旋不敢立足。
路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正牵着两个小孙子在路边迟缓的行进着,或许是大哥的原因,在拥堵人群的推搡中好几次都要跌倒。
文雍没有同人流一起往大殿祈福,而是带着文忻与福安走向了偏殿。
老妇人摸着孙子的脑袋笑道:“本年佛祖开恩,悟灵寺的高僧们又做了一场大法事,以是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固然家里地未几,但充足赡养这两个小皮猴了。这不,家里的母鸡刚下了蛋,我拿到悟灵寺来还愿。”
垂垂的门路变得拥堵起来,车马与行人稠浊在一起,文雍向外看去,只见路上的百姓的手中都挎着篮子,内里应当是香烛之类的物品。
和老妇人扳谈不久,车夫的声音从帘别传来,“公子,悟灵寺到了。”
文雍呵叱道:“叫你去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是,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