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温情慰红颜(一)[第2页/共3页]
李隆基闻言大怒不已,详查了魏紫呈上来的各种证据后,亲身前去玉堂殿找王氏对证,被李隆基赶到玉堂殿外服侍的宫人们只听到了李隆基气愤的砸碎了殿内的瓷器,再看李隆基走出玉堂殿时面色阴沉如水,眉宇间更带着浓厚的绝望,便晓得王氏局势已去,再也不成能有东山复兴的机遇。公然,李隆基返回紫宸殿后即颁布圣旨,固然并未提及王氏暗害皇嗣之事,却以无子、善妒、失德为由拔除其正妃之位,将其贬为庶人囚禁于冷宫以内。
李隆基接太高力士呈上来的刚泡好的热茶啜饮几口,随即将茶杯重重的放在桌上,嘲笑道:“民气不敷蛇吞象,只从册立皇后一事上便可让那些外忠内奸的大臣们本相毕露……姚崇此人固然木讷呆板,但在册立皇后的人选上倒是与朕的观点分歧。惠侧妃出身商贾之家又如何?身为医女、醉心医道又有甚么干系?朕真是听够了那些惠侧妃分歧适册封为后的无稽之谈。既然朕身为大唐天子,那么朕所钟爱的惠侧妃便是最为合适的皇先人选。”
王氏毕竟没能比及她梦寐以求、等候已久的皇后册封大典。就在李隆基即位当天,她便俄然身患重疾,身不能动、口不能言,每日只能躺在床上暴露或惊骇万状、或懊悔不甘的奇特神采,终究只能以泪洗面。大家皆道王氏时运不济,竟然在册封皇后前便身染重疾,不但命不久矣,乃至还失了神智,如此病弱的身子连浅显人家的当家主母都没法胜任,如何堪当万人敬佩的大唐国母!
被武曌册立为皇长孙的李隆基顺理成章的即位为帝,改年号为“开元”,持续任用姚崇为丞相,同时汲引了一批忠心于李唐皇室的能臣良将,固然没有如同汗青上唐隆政变时那般大开杀戒,却也以雷霆手腕持续打压武氏一族,完整绝了武三思等人负隅顽抗、东山复兴的但愿。武三思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但是迫于时势,也只能臣服于这位年纪悄悄却非常睿智勇敢的帝王,黯然退出朝堂。
李隆基身着宝蓝色圆领广袖长衫,身披玄色貂皮披风,以白玉冠束发,腰间除了暮朝暮年所赠的玉佩以外并无其他金饰,俊朗的面庞透着三分豪气、七分严肃,目光锋利、气度高华,令人不敢逼视,在十数位身材魁伟、目光如炬的羽林侍卫保护下纵马向同济堂行去,固然身上并无表白身份的纹饰,却仍然惹得路上行人纷繁侧目。
暮朝拧紧了秀眉,被李隆基言语间非常熟谙的语气与调子再次刺痛了心房,心中暗自迷惑,莫非是本身狐疑太重,为何比来几日感觉李隆基的言行举止间竟有着几分刘彻的影子?
李隆基降落且富有磁性的声音固然不大,却让胜利的让暮朝红了双颊。
但是当李隆基一起疾行赶到同济堂之时,却听闻暮朝晌午之时便已拜别。李隆基目光微闪,随即驱马前去不远处的苏府寻觅,公然在后院桃树下找了正冷静凝睇着面前的枯枝入迷的暮朝。
但是李隆基却对结嫡老婆情深意重,见其病重至此也始终不离不弃,欲遵循先前的决定册封其为皇后,并且亲身执笔写好了圣旨,却在公布圣旨的前一晚接到了王氏近身侍婢魏紫的密报,将王氏多年后果妒忌害死安平郡王李琮之事禀报给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