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现代适应与归乡之谋[第1页/共4页]
第六章 当代适应与归乡之谋
同窗们围拢过来,看着李纯和柳珊奇特的时装打扮,刹时炸开了锅,交头接耳、群情纷繁。“这俩人谁啊,穿成如许,是在拍戏吗?现在的时装剧道具可做得越来越真了。”“李天明从哪找来的朋友,这扮相可真专业,跟班当代画卷里走出来似的。”那些迷惑与看望的目光,像一道道炽热的聚光灯,直直打在李纯和柳珊身上,让两人愈发局促不安,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李天明见状,脑筋飞速一转,急中生智,编了个借口:“他们是风俗文明研讨社团的,专门研讨当代服饰和礼节,此次跟着我来体验下考古氛围,入戏太深,一时还没缓过神呢。”同窗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过猎奇心作怪,仍时不时投来猎奇目光,另有几个胆小的靠近想细心瞅瞅时装的细节,被李天明不动声色地挡了归去。
李天明从那令人天旋地转的眩晕中猛地复苏过来,脑袋里还残留着穿越时空隧道时的浑沌与恍忽。睁眼,入目标便是那熟谙至极的考古现场营帐,熟谙的气味劈面而来,四周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探测仪器,测画图纸在桌上随便摊开,记录着之前事情的点滴,同窗们的群情声此起彼伏,交叉成一片喧闹却又莫名放心的背景音。
回到大梁国后,他们将这段奇妙经历讲与亲朋,世人皆啧啧称奇。而李天明在当代天下,也经常对着柳珊的手帕发楞,盼望着下一次相逢,光阴悠悠,故事仍在续写……
“李纯,柳珊,别怕,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当代天下。”李天明赶快起家,不顾身材的酸痛,几步走到两人身边,双手重柔地搭在他们肩头,轻声安抚。贰内心清楚,对于风俗了大梁国古风古俗、刀光剑影,整日与骏马、长枪相伴的好友而言,这充满钢铁与科技感、车水马龙喧哗不断的当代社会,打击力无异于天崩地裂,就像把风俗了江河泛舟的人突然丢进了澎湃彭湃的大海。
待人群散开,李天明带着李纯和柳珊走出营帐,内里天下更是让两人瞠目结舌。柏油马路宽广平坦,汽车如钢铁巨兽吼怒而过,尾气与扬尘满盈,引擎轰鸣声震得人耳朵发麻。李纯瞪大了眼睛,满脸不成置信,身形下认识地挡在柳珊身前,抽出半截剑,喝道:“这是何种怪物,怎跑得如此之快,还收回这般可怖声响!”柳珊则从他身后探出脑袋,盯着街边便当店闪动的霓虹灯招牌,赞叹道:“这些光彩夺目的物什,可比宫灯精美奇妙多了,就像会邪术一样,变幻着色彩呢。”
但欢乐背后,李纯和柳珊心底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每到夜深人静,两人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陌生的天花板,大梁国的亲朋面庞、熟谙街巷的呼喊声、悠悠国风的丝竹之音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李纯找到李天明,神采凝重,眼眶泛红,双手抱拳施礼:“天明,我们虽感激你带我们明白这奇妙之地,可大梁国另有诸多牵挂,家中老父老母尚在,兄弟姐妹们还盼着我们归去,我们需归去。”李天明重重地点头,他深知好友情意,拍着胸脯承诺:“放心,我定会助你们寻得归乡之法,既来了我这,我定要卖力到底。”
“时候到了,我们该走了。”李纯紧握李天明肩膀,目光竭诚,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此番异世之行,得你这好友,是我毕生之幸,后会有期,你如有机遇,定要来大梁国寻我们。”柳珊眼眶泛红,递上亲手绣制的手帕,手帕上绣着大梁国的国花,鲜艳欲滴:“李大哥,多谢你顾问,这帕子你留着,莫忘了我们,盼你再来。”李天明热泪盈眶,与两人一一拥抱,紧紧相拥好久:“一起安然,我定会再去大梁国看望你们,你们保重。”